“起來吧。”

劉義真將那篇《縣州道三級科舉方策》握在手中。

“這裡面的東西,你要和朕細講。”

“喏!”

巢尚之精神大振,自然明白天子的意思。

“陛下,如今之天下,各地豪族勾結官府,在地方是欺壓百姓,若能以寒門士子為官吏,至少……”

“他們不會做的如此過分!”

官吏的孩子還是官吏。

百姓的孩子還是百姓。

不光是報國無門,更是無處伸冤。

這帝國,太需要有新力量來幫助那老邁身軀活血化瘀,疏通一個個看得見看不見角落。

“如今朝廷收回六百石以上官員的任免自然是可喜可賀,但真正掌管百姓的卻是那一個個看得見看不見的吏員!”

“這些吏員又多是豪族門客,他們平日行事辦桉自然都是向著那些豪門,長此以往之下,百姓的訴求無法被聽見,百姓的冤情無法被聲張,那百姓何談對朝廷的忠誠?”

“所以臣才提議以後在州、縣各自設立科舉,並重用縣試、州試中中榜的寒門士子!”

巢尚之說的熱血激昂,但是劉義真當頭給他潑了一臉冷水——

“你說的,朕都知道。”

“但朕問你。”

“這寒門當中,識字者幾何?有德者幾何?明法者幾何?”

巢尚之頓時語塞。

“朕再問你,你說行州、縣科舉……”

“你覺得一州之中,一縣之中,是豪族世家的讀書人多,還是寒門士族的讀書人多?”

“你又覺得,這些寒門讀書人中,有幾個能和你巢尚之一樣驚才豔豔,能獨佔鰲頭,橫壓一眾世家?”

巢尚之張著嘴,他很想反駁,但又想不出反駁的理由。

“陛下,那難道就放任不管嗎?”

“當然不是。”

劉義真搖著頭:“如今書籍的價格十分便宜,拿幾鬥糧食就能換得幾卷經典。而考試的教材《六科講義》朕也派人分發到各地,不愁邊州計程車子讀不到正經知識,只是……”

“他們還缺時間。”

巢尚之聽懂劉義真的言外之意。

“陛下的意思是?”

“朕不想把你放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