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吧,什麼時候開始的!”

草棚內,劉義真和審問犯人一樣質問著陶淵明。

這咄咄逼人的架勢讓陶淵明想起了在江州第一次和劉義真見面的時候,知道劉義真這是動了真火。

“在建康的時候。那時候草民蒙受長公主召見,草民便前往建康宮中與長公主探討詩賦。”

劉興弟和陶淵明都是能以文章名留青史的大才,和劉義真這種文抄公不一樣,人家是有真才實學的。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兩名當代最頂級的文豪似乎在一起探討詩賦也沒什麼毛病?

“然後你就把長公主騙到手了?”

文人一張嘴,美女都抖腿。

劉義真十分懷疑陶淵明是不是用言辭蠱惑了自己的大姐……

“非也!”

陶淵明突然激動起來。

“陛下!長公主不是那種人!”

此刻的陶淵明居然是反客為主的維護起劉興弟來。

“實不相瞞,長公主當日召我入宮,確實是詢問詩賦之事。”

“只是草民當時已幡然悔悟,一心向往大道,不再研習文學。”

“長公主驚異於其中緣由,草民便將陛下當年說的話轉述給長公主。長公主聞之大偉讚歎,並要草民帶她去田畝之中看看這草木陰陽大道……”

“後來久而久之,草民與長公主就……”

劉義真:“……”

好傢伙!

這兜兜轉轉還怪朕不成?

看著陶淵明,又想想劉興弟。

劉義真剛開始的憤怒,轉而變成一聲嘆息。

他這位姐姐的命實在太苦了。

苦到劉義真如今貴為天子,都不知道該如何補償這位嫡長女。

如今在她灰暗的人生中,卻是難得的出現一絲光明,劉義真怎麼捨得將這光明給她擦去。

即便……

這絲光明有些老。

劉義真只得在心裡不斷自我催眠——

“男人又老又醜不要緊,重要的是有才華!”

“而且陶淵明……還那麼的有才華!”

陶淵明還很有擔當的說了一句:“陛下不必擔心長公主的那幾個孩子,草民一定會視若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