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送完物資回到慶州,傅弘之將所有的具裝騎兵重新召集起來。

能分到具裝的騎兵都是傅弘之麾下一等一的精銳,此刻他們肅穆的聚攏在一起沒有半點聲音,靜靜等候著傅弘之發話。

“前幾天!我去了一趟長安!”

“那幫號稱“羽林軍”的少爺兵也在訓練騎兵!他們還揚言要超越我們,成為戰場上騎兵主力!你們答應嗎?

“不答應!”

長寧府軍自組建起就是以騎兵為王牌部隊。

上次的北伐之戰中已經證明長寧府軍的戰鬥力,如今又有了五百具裝騎兵的建制,所謂的“羽林軍”是怎麼敢來和自己比肩?

看著群情激奮計程車卒們,傅弘之臉上不為所動,心裡卻樂開了花。

“等到了陛下下次北伐的時候,我們便用戰績告訴他們誰才是大宋騎兵的老大!”“喏!”

隨著大業三年春耕的結束,科舉的籌劃也被逐漸提上日程。

第一次的科舉,不出意外會被國子監和其他世家書院的大部分人給瓜分。

不過不要緊。

至少這個希望從長安開始,透過官府一州一州,一縣一縣的傳遞出去。

大批的寒門士子終於是有了一個可以魚躍龍門的機會,打破自東漢以來的世家政治。豪門世家的學子也終於是有了危機感,首當其衝的便是國子監的眾多學子。

他們無不是家世顯赫之輩,但一想到要和來自全國的俊傑一起同場競技也是頭皮發麻。

這些在溫室裡嬌生慣養的花朵終於是感受到了“內卷”的恐怖,一個個都是罕見的收心開始熬夜苦讀,爭取不給家族丟臉。

除了來自家族的壓力,還有來自天子的壓力。

相比起其他人,“五虎”的壓力要更大。

畢竟他們可是天子都在一直關注的人,要是考個倒數,難免會讓天子懷疑是不是敷衍塞責。

要考的六門科目中,

《明經》、

《明書》、《策論》這些幾乎出身就在學習的科目自然難

不倒他們。

但是《明法》、《明理》、《明算》三門課卻讓他們傷透了腦筋。

王買德編篡的《大業律》其中發條足足有上千條刑名,被這些法律條例幾乎快要逼瘋他們。

至於數學,還是那句話,會的會,不會的打死也不會。

《明理》中的很多課程都很是有趣,但要是變成題目之後就變得十分不可愛,看得這五人直喊頭疼。

年紀最小的薛安都最沒有耐心,學著學著就把筆一摔:“孃的!老子不考了!”

接著,他又看向其他四人:“我們去教坊司玩吧!聽說那裡新進來了一批胡人舞姬!”“好啊。

柳元景趁著思考題目的空隙默默抬頭看了他一眼就迅速低下。

“我和宗愨都在中書省任職,遲早會升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