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在河套、隴西的胡夏、西秦都有十萬控弦之士。隨時可以侵擾我大宋邊疆,天下豈有擔驚受怕的盛世?虧爾等還為朝廷重臣,居然不懂得居危思安的道理!真是愧對君恩!愧對天下!”

“……”

被針對的那名官員此時很想衝上去和王買德來一場全武行。

哪有這麼欺負人的?

就允許你王買德背靠大樹好乘涼,不允許我們來舔是吧?

此人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卷入一場天子勢力準備許久的“陰謀”當中,反而是冷笑著回懟過去:“赫連勃勃已被天子擊潰數次,如今早就是冢中枯骨!王尚書不要在這裡駭人聳聽!”

他出身世家, 哪怕王買德是天子寵臣,一樣照懟不誤!

於是,好好的一場歌功頌德的舞臺居然是演變為一場罵戰, 搞得天子“狼狽不堪”,只能草草退朝。

自劉義真上位以來,朝堂上還是很少有罵戰的, 因為劉義真更喜歡在私下裡將問題全都搞定,這例行的朝會更多的只是“走個流程”或者是“頒佈詔書”時的臺子。

所以朝堂罵戰在別的帝王那都是司空見慣,在劉義真這卻是難得,被有心人一陣推波助瀾下居然是引發了全民討論。

常言道“吃飽沒事撐得慌”。

如今的建康百姓就是。

對朝堂和後宮裡那點破事,就他們聊的最歡快。

特別是在如今物質生活提高而精神寄託不夠時,瞎傳閒話自然也成了老少皆宜,人人參與的“娛樂活動”。

有人支援王買德,畢竟五胡亂華帶給大家的心理陰影太大,要不是劉裕而如今天子的三次北伐,這些土地至今都還在胡人手中!

反對的則大都是理想主義者,認為戰爭已經結束,接下來當然要過些闊綽日子啊!

如果說這兩方爭論只是百姓之間的閒談,那高層之間的談話就顯得極為慎重。

“天子……準備動手了!”

發動輿論……

或者叫裹挾民意。

不管怎麼稱呼,有人已經從建康不太尋常的氛圍中聞出危險的味道。

世家自然不是白痴。

要遷都這個事早早就傳出來。

可能是天子陣營出現了不想遷都的“叛徒”,將訊息放出來想要阻撓天子。

可能是王弘這個夾在中間的溝通者還在做自己的努力。

可能是天子自己放出來用以試探世家……

反正如今這潭水渾的很,大家的小心思都埋在那深深的黑暗當中,各有打算。

“緊急軍情!”

“緊急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