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朱齡石的支援(第2/2頁)
章節報錯
高允則是平靜中帶著一絲小驚喜。
他出身的渤海高氏也是北方世家,遷都北方自然是好事!
而王修和王鎮惡已經知道了天子要遷都必然會選擇關中,選擇長安,兩人都出生在長安,拋去種種利益,他們也更願意看到家鄉重新恢復以往的榮光。
“朱將軍……”
劉義真在幾經猶豫後,最終看向朱齡石。
在他的計劃中,朱齡石堪稱最關鍵的一個人。
可以說,只要朱齡石願意支援遷都,那這件事的成功率幾乎就來到了五成。
“陛下……”
朱齡石此刻大腦一片空白,他顯然還在消化天子要遷都這件事。
而且朱齡石此刻異常糾結……
一方面,他代表著劉宋軍中的南方派系。遷都這麼有損南方世家的事他出於屁股位置的考慮,肯定不能輕易答應。
但是,但是啊。
朱齡石真的可謂是備受皇恩。
他本來是一介降將, 還是劉裕不計前嫌,讓他成為重號將軍。
劉義真繼位後對他沒有加封將軍號只是因為已經封無可封,但對於他的恩寵從爵位上就能體現出來, 已經是最頂級的四千戶縣公,可以福延家族數年。
更被說他的弟弟朱超石也是深得天子信任,如今手握重兵鎮守北方,同時也被加封了重號將軍。
這份恩寵,足以稱的上是皇恩浩蕩了。
面對天子期盼的眼神,朱齡石心中一橫:“陛下敬請吩咐!”
在世家與天子間,他還是選擇了天子。
劉義真看到這一幕心神稍安,不由得想起《出師表》中的一句話。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劉裕的人格魅力雖然達不到劉備那種妖孽的級別,但還是給劉宋王朝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遺產——
感情。
在毫無人性的政治鬥爭中,感情的存在就好似金子般珍貴。
蜀漢群臣為了劉備能留幹最後一滴血,劉裕的這些遺老也會惦記劉裕的恩情。
現在的朱齡石就是如此。
還有一大批被劉裕從底層發掘的大臣,如徐羨之、傅亮、檀道濟、到彥之等等。
卑鄙的天子就是利用這份恩情讓他們在某些地方選擇退步而不是抵抗,來擴大自己的權柄,達成自己的訴求……
而劉義真之所以最先詢問朱齡石的意見,並選中他為遷都大計的關鍵人物,就是因為他的威望與出身。
建康在未來將成為霍亂的起點,必然要留下重兵把守。
先不說忠心問題,單輪資歷和能力,劉宋將領中有這個資格的不超過三人。
朱齡石、檀道濟、王鎮惡。
檀道濟未來會鎮守荊州,那裡同樣無比重要。處於安全考慮,劉義真不會將其輕易調走。
王鎮惡……
別忘了關中的矛盾是怎麼爆發的,把王鎮惡丟在建康和把沈田子丟到關中沒什麼區別,他留下,只會激發更大的矛盾,而非穩定局勢。
剩下的也就只有朱齡石,所以劉義真才說朱齡石是關鍵人物。
現在朱齡石既然願意支援劉義真,那未來的損失毫無疑問會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