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天子的訴求(第1/3頁)
章節報錯
天子……願意給世家活路!
王弘此刻激動的無以復加。
先不論給出的條件會有多苛刻,至少是給了現在劍拔弩張的局勢留了一片緩衝區。
最讓王弘欣慰的是,天子心裡有數。
治大國如烹小鮮。
同時也是一個不可逆的巨大工程。
地基,其實已經由劉裕打好。
劉義真要做的是修建一座漂亮的大房子,而非挖開地基重新打,只要天子有了這個底線,那再亂也不會亂到哪去。
王弘躬身虛心請教:“敢問陛下, 如何活下去?”
劉義真問道:“尚書可知馬融?”
“自然。”
馬融,出身高門,是東漢名將馬援的從孫。
不過相比於他在經學上的成就,出身反倒是他最不值得一提的事情。
馬融學識淵博,融各家學說,遍注群經,使古文經學達到成熟的境地。是當時的大儒,門生故吏遍佈天下。
後來的盧植、鄭玄都是馬融的弟子。而盧植又是劉備、公孫瓚的老師,可以說馬融的影響在東漢那個還講究經學門閥的時代極為巨大。
王弘自然不可能不知道馬融,甚至還親手翻閱過放在琅琊王氏私庫中馬融作注的經書。
見天子突然提到馬融,王弘皺起眉頭。
天子是要開歷史的倒車,恢復經學?
不太可能!
如今的經學早已沒落,官場用不上,士林中又早已是玄學的天下。
一個即不能求官,也不能寄託人生理想的學問,是註定要被拋棄的!
見王弘似乎沒有領會自己的意圖,劉義真又問道:
“尚書可知孔融?”
孔融,孔聖人的第十九代孫,“建安七子”之一,一個“讓梨”典故更是讓他迅速火出圈,成為了家長教育小孩的最佳素材。
“其出身的孔家,為何又能經久不衰?”
這回王弘有些明白了!
談世家,最繞不開的其實不是琅琊王氏或是陳郡謝氏。
曲阜孔家才是最特殊的那一個!
孔子, 至聖先師!
他對於天下讀書人的重要性無須贅述。
即便有一些汙點被猛錘,也不過是因為幾點汙漬在聖潔的白紙上格外顯眼罷了。
只是……
王弘有些胃疼。
天子莫非是想搞個聖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