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川庾氏。

在晉之前名位不顯,“難入高門之列”。後透過庾氏族人在文學上的造詣和皇室聯姻,地位得以擢升。

這個世家和王、謝不同,它們的根基相當淺薄,能與“王”、“謝”、“桓”三族並立為“東晉四大世家”,皆因是抓住了衣冠南渡的機遇,又善於在各方勢力中長袖善舞, 成為世家豪門中的新貴。

只是他們在後來並沒有一個能撐得起門面的人物,又幾次站錯隊伍,現在早已不能和鼎盛時期相提並論。

不過餓死的駱駝比馬大。

庾氏混的再不行,在南朝門閥政治的土壤中,也不會被餓死。

烏衣巷旁,秦淮河岸。

一條畫舫中鶯鶯燕燕, 絲竹之聲不絕於耳。

裡面的裝飾更是奢華,駱駝燈、青獅盞馱無價之奇珍;猿猴座、白象臺進連城之秘寶。七手八腳螃蟹燈倒戲清波, 巨大口髯鯰魚燈平吞綠藻, 銀蛾鬥彩,雪柳爭輝。

其中主人是一個皮相頗俊的中年人,此時正依偎在兩個衣衫半解的女子懷中,滿泛金盃,雙垂紅袖,餚烹異品,果獻時新,倚翠偎紅,花濃酒豔,好不熱鬧。

只是這場面再闊氣奢靡,也遮掩不住場中的糞土之詞。

“待得齊平青雲日,必使乾坤換個天!”

中年人名曰庾登之,官居尚書左丞,同時也是潁川庾氏這一代的嫡系話事人。

“那小皇帝, 真是欺人太甚!”

庾登之不光是因為家族之事和劉裕有仇,就連他自己都和劉裕有恩怨。

早些年劉裕北伐時要帶庾登之一起出徵。誰知庾登之是個貪生怕死之輩,根本沒想著去建功立業,振興庾氏。反而是出使奔走,打點到劉穆之那,希望能外派去做個太守。

訊息被劉裕知道後,劉裕自然是怒氣沖天,直接除去他的官名。

這點至今還被周邊人恥笑,庾登之也因此一直抬不起頭來,對劉裕那更是新仇舊怨加到一塊去了。

自那以後,每每有針對劉宋皇室的事,庾登之就跳的最歡。

而庾氏,也徹底被他帶到了反劉反宋的陣營當中。

不過庾登之自己也有自己的理由——

“我看小皇帝就是看我庾氏不順眼!和他爹一個德行!就是拿我庾氏開刀!”

這話說的有點偏激,但也有點道理。

東晉世家代表——

琅琊王氏。

陳郡謝氏。

譙郡桓氏。

潁川庾氏。

其中譙郡桓氏因為桓玄稱帝造反,現在已經被徹底滅族,淹沒在歷史長河當中。

王謝兩家是世家的中流砥柱,是天下世家的門面,無論是劉裕還是現在的劉義真,都沒有能力拿下這兩個世家。

兜兜轉轉一圈下來,庾氏就出現在了劉裕眼中。

論根基,它不如王謝。

論勢力,它早已沒落。

而且因為庾氏崛起於長袖善舞,也承受了這種方式崛起的惡果。

和那麼多勢力周旋,其實也就相當於處在了種種旋渦的正中間, 要正面承接所有人的矛盾。得勢時還好,失勢就會立刻成為大家的替罪羊,這也是庾氏後來逐漸沒落的原因。

所以綜上所述,這就是一個世家中的超級軟柿子啊!

偏偏這個軟柿子還自己不爭氣,劉裕不拿捏他拿捏誰?

谷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