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東海徐氏(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了孫太后的保證,劉義真還是有些不安。
郭氏雖然年紀稍長,但之前並未生育過,對她也是頭一遭。
這個時代婦人生育的風險高的離譜,劉義真當然不願看到悲劇發生。
為此,劉義真還專門請謝晦來皇宮一趟。
謝晦自然不懂醫術,但謝氏經營士林幾十年,相當於隱藏的“武林盟主”,人脈寬廣到遍佈天下。
當時謝靈運在拜訪劉義真時隨手就能丟出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和顧愷之的《女史箴圖》,讓謝氏去找個醫者自然是小事一樁。
僅僅三天,謝晦將將一個人舉薦到劉義真面前——
東海徐氏族人徐熙,曾任濮陽太守。
此人據說得到過《扁鵲鏡經》一卷,在經驗苦讀之下醫術早已是登峰造極,在民間有著極高的聲望。
本來劉義真還有些懷疑, 直到謝晦將徐熙的生平都展示給劉義真時,劉義真才想起來。
東海徐氏!
這個稱呼不對!
這一脈在後世還有一個響噹噹的名頭——
徐王!
這一脈對於華夏醫術的貢獻不容小覷,特別是後來的族人徐之才,劃時代的將中藥藥材分為宣、通、補、瀉、澀、滑、燥、溼、輕、重“十劑”,在中醫自成體系的道路上夯實了關鍵的一步。
而且這一脈還開創了逐月養胎法,為後世醫者所推崇。
劉義真想到這不由一樂。
沒想到還真是瞌睡困了來枕頭。
這一脈居然剛好精通養胎之術!
這就對了!
要是謝晦推上來一個華佗……雖然也是神醫,但劉義真將他找來是要做剖腹產嗎?
“好!就此人了!”
“立即宣徐熙入宮,朕有要事交予他!”
一邊派人去請徐熙,劉義真一邊卻是在思考怎麼將徐氏一脈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醫術在任何時代的重要性都毋庸置疑。
但中醫有一個很大的毛病,這一點直到後世還在被人詬病,那就是它的理論體系並沒有和科學相互統一。
即便在千年之後,科學水平已經發展的能直接作用到基因治療,中醫在傳授課程的時候還是“天人合一”、“辨證論治”那一套……
不是中醫不行,和現在隔壁那套“放血療法”相比,中醫已經高了不知多少等級。
但如果中醫就是這麼一番帶著三分神棍色彩的樣子走下去,它遲早是會被更先進的理論體系打的滿地找牙。
將科學代入中醫當中,才是正道。
拋棄科學的中醫,那叫歪門邪道!
劉義真此刻已經在琢磨這怎麼利用這徐熙將中醫給徹底魔改了。
對方既然是正經醫者,只要將事實擺在他的面前,那就一定能征服他。
況且此次北伐當中有大量的將士都是靠著抗菌消炎的白藥還有煮沸的無菌布料得以存活。
大量的例子擺在面前,劉義真自信還是可以說服徐熙的。
若是說服不了……
天下醫者何其多?劉義真能造出來一個“陶聖”自然也能造出來一個“醫聖”。
現在的劉義真,已經有了這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