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啦噠啦,噠噠……”

在建康宮北端的華林園,劉義真難得陪著皇后、郭氏以及孫太后在這片皇家園林當中遊玩。

其中劉義真更是穿著常服,哼著小曲躺在一把搖椅上悠哉悠哉的乘涼。

“看來陛下的心情不錯。”

當然不錯!

在那群蠢貨被天子針對,又被主流世家拋棄後,朝野之中頹靡的風氣似乎一掃而空,新政有條不紊的從建康朝堂輻散到周圍的郡縣。

所謂新政, 也只是推廣占城稻,然後清查戶籍賬目、澄清吏治。

這要求高嗎?

相比於其他天子一上位就要大幹一場的架勢,劉義真對於這些官員的要求簡直低到髮指。

他沒有強行去推廣均田制、沒有大肆打擊豪強,沒有立即廣開書院……

即便優勢在劉義真這,劉義真也更願意把牌攥在手裡,一張一張的出。

這對於一個完成北伐、掌控中樞的天子來說手段已經溫和到了極致。

世家看到劉義真這幅模樣, 自然也是願意繼續和劉義真周旋。在一些國事上也是積極配合起來。

如今春耕已過,占城稻的種植已經接近尾聲。

根據官吏報告,南方已經有兩成的土地上換上了占城稻。

不要小看這兩成, 就因為這兩成的占城稻,明年或許就會讓劉宋的糧食產量增加五成。

等其他百姓看到占城稻的優勢,他們自然也會種下占城稻。那時候這個數字或許就會爆發至五成、六成,乃至八成。

除此之外在關中的繼任者王華也幫劉義真把王弘在關中的又一大政績送往建康。

棉花!

當年為了獲取棉花的種子,可是繞著河套平原跑了個遍。

那點種子在王修的耕耘下已經成了規模,能夠大量種植。

棉花的經濟價值自然不用說,如果說占城稻是劉宋未來的心臟,能為劉宋源源不斷的製造血液。那棉花就是劉宋未來的肺,能讓劉宋這個巨人更健康、悠長的呼吸、奔跑。

這些棉花種子劉義真也都丟給陶淵明。

反正自陶淵明“進獻”占城稻以來,他就是當代神農。

別人種植培育棉花這種不能食用的作物或許還會被噴,但若是陶淵明……

“你吃人家大米了你懂嗎?沒事少逼逼賴賴!”

劉義真之所以將佔城稻的功勞全推給陶淵明,一方面自然是為了藉機將興建書院的事敲定下來,另一方面自然是藉著陶淵明的光環去掩飾一些東西。

至於那區區虛名……

劉義真需要嗎?

想到這,劉義真的心情更加愉悅了幾分, 就連平日裡覺得吵鬧的蟲鳴也變得可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