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聖臨河東(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直駐紮在洛陽的劉宋大軍終於開始行動起來,一車車糧食,一行行士卒都開始向河東之地靠攏,準備著河東之戰。
劉裕此時在皇宮中還在坐著最後的推演。
洛陽曆史久矣,從上古時期就被諸夏先民選為腹地,建立宮城,到現在已經是一座有著上千年曆史的古城。
只是後來歷經戰亂,尤其是東漢末年董卓一把火燒了洛陽,洛陽就已經成了一片白地。
現在的洛陽的建築基本都是曹操、曹丕時期修築的,離劉裕入駐洛陽也過了將近二百年。
後來這裡成為曹魏、西晉兩朝都城,自然是又花巨大的人力物力修繕了一番。
洛陽皇宮城位於全城中軸線北端,“居中建極”,修建的太極殿更是華夏第一座“建中立極”的宮城正殿,開創了宮殿佈局的先河。
太極殿坐落於高大的二層臺上,面闊十二間,正面設左右兩個升殿的踏步。殿內設有金銅柱四根撐起巨大的穹頂,其內漆瓦金踏,銀楹金柱,珠簾玉壁,窮極伎巧。窗戶婉轉,畫作雲氣,以五色編蒲心薦席,懸大於樑柱,系玉璧於綬。
論起威嚴莊重來,洛陽皇宮儼然是比建康皇宮還要壯麗幾分。
此時劉裕端坐太極殿上方的龍椅,左右臣子列席而坐。
他們的中央則是一張巨大無比的北方輿圖。
“上黨郡的治所長子是河東和河北的重要樞紐,這裡不堵住,拓跋嗣隨時可以從河北調兵。”
在河東的朱齡石已經察覺河東北魏軍隊的動向。
在拓跋嗣率兵來到晉陽後長孫表就帶領一萬多人往東而去,顯然是要支援河北。
劉裕掃視了一圈地圖後終於還是將目光移向河東郡。
得益於河北被傅弘之帶騎兵攪亂,拓跋嗣還是被迫選擇了河東作為主戰場。
“拓跋嗣,你是要守呢?還是要攻呢?”
針對北魏能在河東採取的軍事行動推演個遍,劉裕、謝晦及其他一眾幕僚得出結論。
“七成。”
“此戰勝率可達七成!”
雖然戰場上瞬息萬變,但是大致的推演無疑能讓雙方的將領有更深層次的認知。
“紙上談兵”不靠譜,但是“紙上談兵”又是不可或缺的。
謝晦尤其在這種事上最為擅長。
當年劉裕攻打後秦,謝晦一人獻的十條策略中有九條都被採用並最終實現。
這是天賦,也是能力。
此次河東之戰謝晦再做推演,也是得出一個令人振奮的結果。
劉裕對這樣的結果也不意外。
現在劉宋的國力本就遠在北魏之上。
別說戰場在河東,哪怕放到河東,讓北魏的騎兵威力增幅到最強,也不見得北魏就能穩勝劉宋一頭。
到了這個時候,還是實力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