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北伐(3)(第2/3頁)
章節報錯
所以無論是誰都沒提過要強攻的辦法。
大家都在尋思怎樣的計策才能拿下河東。
“臣以為,當從長孫嵩身上下手。”
檀道濟的計策是從地利上佔據優勢。
朱齡石則想從人和上尋求突破口。
至於天時……
那玩意太玄乎,估計只有漢光武帝來放顆隕石才行。
“長孫嵩此人在北魏國內資質極深,是跟著拓跋珪打天下時期的功臣。”
“而且長孫嵩為人不倨傲,有氣量,在北魏國內廣受好評……”
在朱齡石口中,長孫嵩似乎是個完人,沒有半點不是。
“但是——”
朱齡石在一眾情報中發現了世人都沒有注意過的盲點。
“長孫嵩在北魏的權柄有些過重!”
北魏的“八大人”制度,本質上就是將一些強大的部落團結在一起,有幾分共治天下的味道。
長孫嵩早年並非拓跋珪的手下,而是繼承了他父親長孫仁的位置和勢力。
而且在繼承自己父親的位置後長孫嵩最先投奔的也不是拓跋珪。
而是拓跋珪的對手拓跋渥這一脈。
只是後來在陰差陽錯之下長孫嵩被人硬拉到拓跋珪那邊,才勉強認了拓跋珪為主,開始一起開拓北魏大業。
朱齡石就是想在這裡面做做文章。
“正因為長孫嵩的聲望太高,資歷太重,臣才認為有機會從他身上下手。”
一個在投奔主公前就有勢力的諸侯。
一個有著赫赫戰功的武將。
一個有著無上威勢的大臣。
這幾點綜合起來,怎麼看怎麼不對勁。
劉裕會意。
“將軍的意思是用借刀殺人之計?”
劉裕自己也看過檀道濟的《三十六計》,對立面的典故如數家珍。
朱齡石點頭。
“沒錯!”
“臣以為,長孫嵩此人是北魏國內少有的穩重之臣。有他駐守河東,那幾乎是沒有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