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集好所有百姓後劉義真就開始將其中的人分小組。

一個是劉昆為首編制草鞋的隊伍。

一個是婦女們在一起的織布隊伍。

還有最後幾個零零散散的木匠。

“你們各自擅長什麼東西?”

劉義真在仔細詢問大家所擅長的內容後就讓眾人按順序排列進行加工一個商品。

比如做草鞋。

挑選材料、設計版型、測量大小、編制草繩……

這些完整的步驟都被拆解成數個小模組,每個人都只負責其中的一小部分。

大家剛開始對這種新奇的方式還有些不太適應。

做第一項的去糾正第二項。

做第二項的訓斥做第三項的。

做第三項的罵前面都是傻子的……

最後劉義真還是不得不用木板將他們隔開,爭吵才停止。

女性那邊織布的也一樣,前面的看後面的不順眼,後面的覺得自己才是最棒的,開始對其他人人身攻擊……

這一開始進展的極為不順。

歸根到底是他們還沒有適應這種工作模式,很難控制自己對別人的指手畫腳,都要求作品的一切都是順自己的意。

好在劉義真在其中今天也是不斷遊走在其中控場。

男人們畏懼於劉義真的身份,都乖乖順從。

女人們……

當她們看見劉義真的臉的時候,還有說不的理由?

在一番折騰下,劉義真計劃中的“流水線”工程總算是勉強開始。

大家都知道了自己只要做好自己手中的事就行,其他的事不需要自己操心。

很快,第一雙在流水線上誕生的草鞋被送到劉義真手上。

這雙草鞋似乎並不如一些手巧的匠人精心做的草鞋,但它就勝在一個“快”字。

以前一個人做一雙草鞋可能要一個時辰。

一天做五雙就是極限。

有十個人的話也就五十雙。

但是在十個人組成的流水線模式下,產量至少可以翻倍,一天打到驚人的一百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