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改革官制(第1/3頁)
章節報錯
前腳送走即將出徵的王鎮惡,後腳劉裕就召劉義真入宮。
腳踏漢白玉的石階,穿過層層宮闕,以往隨時可見面的父子兩此時在禮法的規矩下逐漸透露出距離感。
“父皇恭安。”
此時的劉裕依舊穿著便服,但身份已經大有不同,劉義真上前便行之大禮。
這時劉義真也注意到除了自己外還有徐羨之也在一旁恭候。
這明顯是有要事商議。
“車士,過來。”
雖然稱帝,但劉裕似乎對一些禮儀沒那麼在意。
對於他來說,已經不需要那些虛禮來增添自己的威信。
劉義真乖乖起身來到劉裕身邊,卻看到劉裕在修改一封詔書。
“這是殿中將軍?”
劉裕赫然是在修改一份針對禁軍武官制度的一封詔書。
劉宋禁軍制度襲承晉制。
領軍將軍一人,掌內軍。
護軍將軍一人,掌外軍。
後來衣冠南渡後,領軍將軍不復別置營,總統二衛、驍騎、材官諸營。
二衛即左衛將軍一人,右衛將軍一人,二衛將軍掌宿衛營兵。
還有驍騎將軍、屯騎校尉,步兵校尉,越騎校尉,長水校尉,射聲校尉等下屬將軍制。
現在劉裕是想新設數名殿中將軍,分去領軍將軍還有護軍將軍的兵權。
“車士,你看這樣如何?”
劉義真看到劉裕的詔書後卻一直緊鎖著眉頭。
不是說劉裕分兵權的做法不對,只是建康……和北方城市不太一樣。
建康現在沒有城牆!
所以防衛都城的主要力量並不在建康城內,而是在石頭城。
為此,劉裕還專門發明出一個叫“領石頭戍事”的武官職務,用於拱衛建康。
眼下既然要分散禁軍的軍權,那石頭城那邊豈不是會一家獨大?
人家反不反是一回事,但制度建立不建立又是另外一回事。
當即,劉義真就將自己的顧慮說了出來,劉裕聽後也是不自覺的有些遲疑。
“車士以為該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