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陶淵明(第2/3頁)
章節報錯
“草民陶潛,求見長安公!”
陶潛?
門口的侍者是豫章郡本地人,都聽過陶潛大賢之名。於是不敢怠慢,趕忙進去給劉義真通報。
劉義真收到這個訊息時也有些迷茫。
陶淵明?
他不是一直痛恨官場黑暗嗎?今日怎麼突然找上門來?
劉義真一直知道陶淵明隱居在江州,但他卻沒有去主動接觸。
陶淵明這種人願意當隱士就當去,劉義真也不想惹人清淨,反正不給國家添亂子,沒必要死咬著對方不放。
縱然陶淵明的大名幾乎是橫壓魏晉南北朝,劉義真也不願去。要是來一出“長安公虛心拜訪,五柳先生斷然拒客”的典故,豈不是把自己放在陶淵明名聲地下摩擦?
所以自古以來統治者對陶淵明這種所謂的“清流名士”都是敬而遠之的態度,不願意去招惹,今天陶淵明突然來找劉義真著實讓劉義真吃驚了一把。
求官?
嗯……這點首先可以排除。
陶淵明對於劉裕的態度可是很消極的,一直認為劉裕是“亂臣賊子”。
所以讓他來抱劉義真的臭腳基本不太可能。
那恐怕是為了王弘而來?
劉義真不知說什麼好……
這種涉及到幾方勢力的角逐戰場,其他人都是避而不及,但陶淵明一介散人居然想牽扯進來?
這就是天真嗎?
還是……倔強?
“告訴他,不見。”
劉義真是為了陶淵明好。
他雖然貴為大司馬陶侃之後,但是陶氏在陶侃之後一直沒有能撐得起門面的人物,如今的體量根本不足以插足中樞的種種風暴。
陶侃的遺澤護佑陶淵明當個隱士,抨擊抨擊官場已經是極限。
他若就這麼一直當個隱士,一些人想必不會注意到他。
但陶淵明一旦有涉及政治的意圖,自然會引得關注。
別忘了陶侃當年雖然厲害,但不是沒有仇家。
陶淵明今天如果來這麼一下,就給了無數人攻擊他的藉口。到時候陶淵明怕是就當不成什麼“五柳先生”,不晚節不保都是好事。
“長安公,陶潛老先生說你不見他就在門口住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