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秋收(二合一)(第1/5頁)
章節報錯
府兵一事正式落實後,傅弘之和毛德祖也都離開長安。
傅弘之所練的長寧府軍主要活動在關中西側的平涼一帶,那裡水草肥美,最適合戰馬生存繁衍。況且往北就是蕭關,也可以觀察胡夏的動向。
毛德祖所領的永安府軍則是拱衛長安、咸陽,訓練步戰。
二人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將,訓練一些新卒問題不大。
等胡夏的戰馬送來後,兩邊各自的兩千士卒也抓緊時間訓練起來,畢竟馬上就要秋收了。
秋收對於關中來說是真的不容易。
先是後秦自己連年內鬥不止,又是劉裕攻佔,赫連勃勃騷擾。導致關中這幾年雖然沒遇到什麼大旱大澇,收成卻少的可憐。
要不是劉義真從王鎮惡那裡借來了糧食,外加震懾住世家,讓他們不得抬升糧價,關中或許早就亂了。
但一切的磨難在今天終於是結出果實。
因為租庸調製下官府除了組織百姓修築新長安外還修繕了關中大部分的水利,讓今年關中的莊稼長勢喜人。
此時劉義真帶著王修、杜驥等一眾高官正來到長安西面一處農田觀摩秋收盛景。
“歲稔年豐黍稷香,重農固本國運昌。”
別管其他的東西搞得再花哨,農才是王朝之本。
所有人看著這金燦燦的田地,都是發自內心的喜悅。
“今歲所收能有幾何?”
劉義真有意校考。
數字在關中流行已有大半年,只要稍微有點上進心就能學會其簡單的運算方式,當即就有官吏報出:“關中共耕田三千五百萬畝,畝產二石的話則共有七千萬石糧食!”
劉義真很高興。
雖然真實產量肯定不可能是七千萬石,但聽著就讓人樂呵。
每畝兩石產量那是理想狀況,平均下來每畝也就一石左右。
按十納一的稅率,理論上官府能收到三百五十萬石糧食。
可這裡面扣除折損。還有大地主世家吞併的土地,最後到手裡估計也打個折。
也就是說關中今年官府大概能收到兩百萬石糧食。
這已經不少了。
甚至足夠一場大規模的北伐戰爭。
不過賬不是那麼算的,包括明年的種子還有留下必備的儲備糧,兩百萬石糧食劉義真真正能支配的估計也就一百萬石糧食。
這部分糧食的用處劉義真也想好了。
直接拿一半去和胡夏換戰馬與牲畜。
錢要花在刀刃上,糧食更是如此。
和胡夏換來的戰馬可以武裝騎兵,耕牛可以開墾田地,羊羔可以當做肉食強健體魄。
“王刺史,我記得胡夏送來的一批羊還在?”
除了戰馬,胡夏送來最多的就是羊。
王修點頭:“大約有三千多隻。”
“將公羊挑出來一千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