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劉裕也姓劉,要是光禿禿的放那祖宗的面上也過不去不是?

劉裕也很夠意思,還特意從健康調過來一批工匠,不讓劉義真花自己的“私房錢”,這種寵兒老爹麻煩再來一打。

受了封賞,整個關中的氣氛似乎一下變得活潑起來。

除了王修這種常年無休的工作狂以外,其他人都難得的開始感受久違的和平。

說句人話就是……給劉義真送禮的又來了。

之前關中世家對於晉軍並無太大信心。

現在趕走了赫連勃勃,外加朱齡石大軍的到來可謂是給他們打了一劑強心劑。

於是便有大量世家開始投資劉義真,或者說投資東晉朝廷。

有人的給人,有錢的給錢。

人才方面的提拔劉義真都丟給了王修。

錢財方面的事情則是劉義真一手操辦。

別誤會,這些錢財不是指賄賂,劉義真的格局還沒那麼小。

而是經濟。

這幫大地主掌握的資源太多了,如何合理的調配這些資源是重中之重。

眼下劉義真攜帶戰勝赫連勃勃的威勢正是能最大程度爭取利益的時候。

“諸位,我只有三個要求。”

“第一、關中前幾年的收成都不是很好,今年秋收前百姓必然困難,所以涉及到民生之物一律需要平價。”

“是是是!”

“長安公說的對!”

“長安公體恤百姓,真乃關中之福啊!”

這幫世家沒有在這方面和劉義真作對。

無非就是多賺少賺的事情,能有資格見劉義真的世家早就脫離掙錢這種低階趣味了。

這種事忤逆劉義真可能會被劉義真和百姓一起恨上,所以真的划不來。

“第二,諸位家中的書籍經典需要借我謄錄一番。”

“沒問題沒問題!”

“我抄好送過去就行!不勞煩長安公。”

“好說。”

在紙張普及的今天,知識的傳播早就不像以前那般困難,關中世家沒必要藏著掖著。

當然,最重要的是現在讀書並沒什麼卵用。

現在既不是東漢需要經學來維持關係,也不是宋明需要科舉擠入門檻。

現在是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