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打弟弟要趁早(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弟?”
眼前和劉義真長相相似的正是劉裕的三兒子——劉義隆。
同時也是未來的宋文帝。
劉義真納悶的看著他:“你怎麼在長安?”
劉義隆嘿嘿一笑:“父親命我前往洛陽,順便來看看二哥,同時有些東西父親讓我一定要親自交給你,我就順路來長安了。”
劉義真這才想起確實有那麼一回事。
歷史上,劉裕在回到建康後封劉義隆為監司州、豫州之淮西兗州之陳留諸軍事、前將軍、司州刺史,並命其鎮守洛陽。
可惜還沒到任劉義真就把關中丟了,洛陽也不再安全,所以劉義隆沒去成洛陽,而是去荊州就藩。
但眼下關中好好的,劉義隆自然是按照原本的軌跡來鎮守洛陽。
“父親讓你帶什麼東西?”
但劉義隆顯然已經等不及。
“二哥你吃的什麼?讓我也嚐嚐!”
劉義真無奈只得給劉義隆加了副碗筷。
同時吩咐府里人:“這是我三弟,彭城縣公劉義隆。沒事就都下去吧。”
“喏!”
劉義真心中有些別樣的情緒。
他沒想到劉義隆居然來到了長安。
作為劉裕去世後登上帝位的最大贏家,劉義隆的童年堪稱悲慘。
他的母親胡道安在劉義隆兩歲的時候憂鬱而死(有一說是被劉裕處死),之後又被過繼給了劉裕的弟弟烈武公劉道規。
但劉道規也死的早,在劉義隆五歲的時候也死了。
再加上劉道規還有別的繼子,劉道規的爵位也沒輪到劉義隆。
或許是因為這段悲慘的童年讓劉義隆少年老成,這才讓劉義隆成為最終的大贏家。
之後劉義隆終於是迴歸本家,因為和劉義真歲數相同,所以兩人關係也比較親近。歷史上在劉義隆登上大位還專門發了篇祭詔,裡面說劉義真“含章履正,英哲自然。道心內昭,徽風遐被。”肉麻到有些胃疼。
但劉義隆說到底歲數還沒長夠,目前的他還不是未來那位猜忌之心頗重的劉宋太祖文皇帝,而是和劉義真之前一樣,就是個位高權重的稚子。
李明此時也認識到劉義隆是個大人物,趕忙多做了些鐵板燒蘸上料碗交給劉義隆。
劉義隆吃的第一口同樣是因為猴急被燙到,但隨之便是深深的震驚。
“這東西太好吃了!難道關中美食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瞪了眼劉義真。
“胡人做得出這種東西?都是我做的!吃著你就偷著樂吧!”
劉義隆也不在意,很快就狼吞虎嚥的將面前的食物盡數消滅。
滿足的打了個飽嗝,劉義隆這才想起正事。
“喏,給!”
只見劉義隆從懷中掏出兩封書信。
“一個是爹給你的,還有一個是孫姨娘讓我帶給你的。”
劉義隆口中的孫姨娘就是劉義真的生母孫氏。
劉義真恍然大悟。
原來是家書。
劉義真先是開啟孫氏的那封家書,裡面的內容大都是思念之情,感人至切。同時還有幾分埋怨劉裕把十一歲的劉義真丟到關中的意味。
母子情深,劉義真看了一遍後也是嘆了口氣。
可惜自己這輩子是沒可能去盡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