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迂迴賀蘭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陰山起誓完後劉義真等人又偷摸在附近打劫了幾個小部落。
之所以不敢大肆掠奪是因為胡夏留在這裡的兵力並不弱,甚至比統萬城還要強一點。
畢竟河套平原的重要性誰都知道。
特別是赫連勃勃的敵人北魏。
它可能不會偷襲牆高城堅的統萬城,但是它一旦發現河套守備空虛那是一定要來搶河套的。
畢竟沒了河套,胡夏這個“當世第三強國”馬上會被打回原形,成為遊蕩在草原的孤魂野鬼。
所以劉義真等人也就薅一把趕緊跑,不敢再搞事情。
“王買德,然後怎麼走?”
劉義真看向王買德。
眼下這支晉軍的性命都在王買德手中。
王買德指著前方的大河大喊:“過河!然後順著大河走,繞到賀蘭山,再從賀蘭山進入隴地,如此才能回關中!”
此時劉義真等人的位置過了河就是漢朝的五原郡。
嗯,就是呂奉先的老家。
廣義上的河套平原其實是整個大河繞黃土高原而形成的那個大的“幾”字型土地。
在這個地域裡,河套平原在臨近大河的三處肥沃平原中又被稱為“前套”、“後套”和“西套”。
劉義真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前套”,也就是雲中郡、五原郡所處的方位。
“後套”則設立了朔方郡,位於“前套”的西面。這裡因為河道不穩定,經常遷移,造成很多大大小小的牛軛湖(比如烏梁素海)。
“西套”則是因為賀蘭山阻擋了西邊的大漠,形成了最為適合農業發展的平原,哪怕在後世也被譽為“塞上明珠”。
現在王買德給出的路線就是從“前套”到“後套”,然後南下逆著大河抵達“西套”,再從西套進入隴上,由隴上入關。
聽上去是繞了個大彎,但這也是最佳路線。
劉義真在和沈田子等人商議後決定就走這條路線,不過必要的偽裝還是要有的。
眾人打算假扮成王買德的部屬,因為訊息閉塞,河套的胡夏士卒肯定不知道王買德已經投靠晉軍的訊息。
而王買德在胡夏國中其實也算身居高位,認識王買德的人肯定不少,用他的旗號可以最大程度減輕對方對自己等漢人的懷疑。
合計清楚就輕裝上路,一路朝著目標而去。
果然不出所料,路上的匈奴部族都沒有細查這支晉軍。
一方面是王買德在他們眼中還代表著赫連勃勃的面子,所以不敢為難。
另一方面是這支晉軍並沒有帶大量的牛羊,沒人眼紅。至於身下騎的戰馬...這一千匹戰馬放到中原可能會讓人搶破頭,到了塞北,尤其是朔方這種盛產馬匹的地方,千匹戰馬,毛毛雨啦!犯不著做點什麼。
一路上劉義真等人不但沒有逃亡的架勢,反而是吃香的喝辣的,小日子過的比之前還要舒服!
路上劉義真遇到一些中原少見的作物種子也會有意收集起來,其中就有茄子、黃瓜、菠菜、扁豆等等。
該說不說。
以前劉義真一直感覺自己不是個享受主義者,至少在食物上不是。
可是來到南北朝後才發現自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