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那就煉器吧!(第1/4頁)
章節報錯
“網上的帖子,不用過多在意,這個世界的盲從者還少麼,人云亦云罷了!”
秦湘雲從改良後的第十物質單人修煉倉中走出,整個人比前些時日,更加鋒芒畢露。
經過數個小時的第十物質吸取,她之前因與方修決鬥而留下的隱傷,消除大半,很快就能重回武力巔峰,甚至更進一步。
雖然距離星際戰士開始嘗試修煉、積累第十物質的實驗,還不到24小時,一切都在摸索中。
但依靠現有科技手段,星際戰士對第十物質的掌握,幾乎每分每秒都在取得重要突破。
比如,實驗發現,並非所有星際戰士的修煉,都能對第十物質進行有效的積累。
很多人修煉與不修煉,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根據一百名星際戰士和兩百名預備星際戰士的修煉結果看,只有不到15%的人,可以主動對第十物質進行有效積累。
又比如,所有能對第十物質產生有效積累的星際戰士中,所有人的脊椎上都存在一個神秘的長條區域,第十物質進入身體前,都要經過這一區域。
神秘區域越長越寬,對第十物質的積累效果越好。
有人提議,將這種神秘區域,用仙俠的靈根來稱呼。
但秦湘雲及所有星際戰士高層都認為,這種叫法太low了,和搞封建迷信沒有任何區別。
經過網路會議表決,司令官將這一神秘區域,命名為星耀!
並根據長度和粗度,細分了六個等級。
每三厘米一大級。
現有五十五名擁有星耀的測試人員中,達到十八厘米的六級星耀,有且只有一人。
五級星耀,無!
四級星耀,無!
三級星耀,兩人。
二級星耀,十七人。
一級星耀,三十五人!
雖然目前只是小範圍的實驗,相關資料極少,但星際戰士決策層一致認為,星際戰士已經是人類社會最優秀的基因了。
星際戰士擁有星耀的比例都這麼低,更不說平民。
一百萬人中能有一個,都是很高的比例了。
正常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出現網上那麼多人都對第十物質有感應的情況存在。
但出於謹慎,炎黃星際戰士決策層,還是派出了一支三十人的小隊,前往各地收集資料,進行查證。
只是星海茫茫,夏國擁有的星際數不勝數,且出於保密考慮,查證只能低調進行,沒有十天半月,很難調取到有用的資料。
不過,隨著第十物質逐漸擴散到整個第一星圈區域,分佈在宇宙各星的星際戰士培養基地,都在組織人員秘密嘗試修行。
g36作為第十物質的初始之地,濃度最高。
除了之前的三艘主艦外,更有一艘艘飛艦自不同星系不同行星升空,向著g36而來。
炎黃星際戰士必須在十日內,取得第十物質方面的重要突破,成為新時代第十物質的話語人!
前提是一切都如預期!
科學院和軍方對此,毫無察覺。
或者察覺,但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
“還是方修的呼吸法更靠譜一點!”
g36行星,11號群演基地,馬歷史盤坐在最低配的單人房間中,一絲絲光線不時在他的肌膚上閃過。
雖然脊背中爆發出了強大的吸力,但空氣中能夠被吸納的神秘物質,少之又少。
脊椎中,二十七厘米左右的區域,大部分都處於閒置狀態。
呼吸訓練法在網上出現並小範圍流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若按照練習時間早晚來看,馬歷史應該是最早的一批“方修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