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比之於虛擬世界,最大的不便就在於:你必須遵守堅實的物理規則。

所以在虛擬世界開機甲,不僅可以如臂使指地操控機甲,還能完美感受到機甲感受到的一切。

但在現實中,這完全不可能。

因為那需要在機甲上裝配數量驚人的感測器,還需要提前編輯好一整套機甲專用的虛擬感官,並經過一輪輪測試,才能基本實現。

而哪怕實現了,也幾乎沒什麼意義。

所以林遊對這套遠端操控系統,並不怎麼滿意。

——當然,哪怕是進入駕駛艙,也做不到跟機甲“通感”,但“人機合一”,親自駕駛機甲這件事本身帶來的滿足感,完全可以彌補這點缺憾。

可惜,現在只能將就一下了。

林遊小心的轉動手肘,將右手慢慢移到胸前,然後緩緩握成拳頭。

赤紅暴風也隨著他的動作抬臂、握拳。

不同之處在於:林遊的動作輕巧無聲,但赤紅暴風一個簡單的動作,卻發出了現場所有人都能清楚聽到巨大聲響。

——林遊可沒給這個大傢伙的身體搞什麼消聲設計。

增加的每一點重量,都必須用到最關鍵的地方。

整個機甲,只有腦袋的駕駛艙有隔音功能,畢竟他還想著自己去駕駛。

至於外面?

聲音大點就大點吧,轟鳴聲本來就是力量的表達!

“很好,神經連線穩定,右臂傳動結構穩固。”

接著是比右臂細一些的兩隻左臂,用手臂和大腦分別控制兩隻機械臂,【赤紅暴風機械臂】的買家都能做到,林遊當然更不成問題。

“啪!”

林遊抬起胳膊後,用左手打了個響指。

兩隻左臂應該是“手”的位置,如今都換成了圓形的飛輪式鋸片,隨著林遊的響指,獨立發動機轟然作響,兩把電鋸急速旋轉,發出刺耳的鳴叫聲。

“刀片合金飛輪,運轉良好。”

停下飛輪,林遊站在原地緩緩下蹲,直到達成一個基本標準的[深蹲]動作。

在金屬的碰撞聲中,赤紅暴風的機械關節互相協作,膝蓋彎曲,身體緩緩下蹲,成功達成動作。

“膝蓋和踝關節承壓指數未達到臨界值。”

“很好。”林遊點點頭,終於抬起腳,小心地向前邁出一步。

赤紅暴風亦隨之移動。

仍舊沒有任何問題,走得很穩。

“自平衡和動態平衡運轉良好。”

……

林遊極有耐心地對赤紅暴風進行著全方位測試。

不同於虛擬世界開上機甲就大開大合的狂奔跳躍,甚至過肩摔。

現實中開起機甲,林遊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給玩壞了。

比如一個用力過猛,突然把胳膊甩飛出去,或者膝蓋突然斷裂摔倒什麼的……雖然有動力系統有輸出安全鎖,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萬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