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你說的待會兒見??”

……

觀眾們吃驚得無以復加。

看直播的人尚且如此,那些在電視上毫無預兆看到林遊的人,更是驚得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

他們想破腦袋也想不出,林遊是怎麼跟航天員聯絡到一起的?

“什麼玩意兒?林游去當宇航員了?”

“假的吧?這怎麼想都八竿子打不著啊!”

“你說他偷偷造了架太空梭,都比他親自去當宇航員更靠譜!”

網路上大量震驚和不信的聲音噴湧而出,但又迅速被鐵一樣的事實砸在臉上,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

於是乎……直播間人數狂漲,電視臺收視率飆升!

哪怕早有心理準備,看著狂飆突進的收視率,節目組成員還是忍不住感慨:“這就是國民級的影響力嗎?”

“什麼國民級……”邊上同事立刻反駁,“這是世界級的影響力!”

“專屬直播團隊,都準備萬全了吧?”

“當然!特意調了跟林遊有過合作的團隊過去,萬無一失!”

——航天在大夏影響力自然不缺,但距離“全民關注”卻還有不短的距離。

尤其是航天任務頻率不斷提高,觀眾們多少有點審美疲勞,關注度不免下降,這也讓科普工作不太好展開。

而林遊的出現,不僅帶來了巨大的關注度,也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航天科普機會。

他們肯定要牢牢抓住機會,給國民來一次豐富的航天任務科普,培養國民們在航天上的科學素養。

*

會議廳裡,指令長結束演講後,採訪正式開始。

前幾個記者都是安排好的官媒記者,先把幾個常規問題給問了,確保這次媒體見面會關鍵資訊給到。

之後便是自由提問。

然後一個比較少見的場面就出現了——

在場所有記者,全都爭先恐後地高舉右手,一個比一個激動,而他們的眼神,全都直勾勾地盯著站在邊上的林遊。

“這位。”

會議主持人點起一位馬上就要跳起來的記者。

記者激動地站起來:“林遊,請問你是什麼時候成為一名航天員的?”

“大概20天前?”林遊並不隱瞞。

“啊?”這回答顯然有些超出記者的預期。

“20天……可以成為一名航天員嗎?”記者問的有些猶豫。

“確實挺難的。”林遊點點頭,然後就不再說話了。

因為答桉是現成的:他都已經站在這裡,馬上就要進航天倉了,顯然是可以的。

對這個回答,記者顯然不甘心:“那可以說說,具體有哪些困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