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超級番茄,世界各國主播都在第一時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一開始,大家還沒意識到這是遊戲自帶的“語言遮蔽”功能。

這一是因為此前有《光遇》和《風之旅人》那樣的遮蔽模式在先,二是因為大家看到的所有對手,全都是小動物。

貓貓狗狗,鱷魚海獅,熊貓鼴鼠……反正不是人,自然也就無從判斷對面到底是哪國人。

不過兩局之後,大家就明白怎麼回事了——

所有對手說出口的話,都會被雲夢自動翻譯成這種罕見的語言,進而遮蔽了玩家之間的語言溝通。

不然總不可能所有玩家,都遇到了來自同一個國家的對手吧?

但問題來了:“這到底是哪國的語言?”

他們問遍了所有水友,又在網際網路上問了一圈又一圈,仍舊一無所獲。

林遊看著大家迷惑的表情,心中暗笑不止。

——能認出來才怪!

真要有人能認出來這是小黃人說的banana language(香蕉語,那他恐怕得找過去認一下老鄉了!

昨晚試玩結束,同學給他提意見的時候,提到了可能有低素質玩家一邊玩一邊噴垃圾話的問題。

他採納了這個意見,並進行了修改。

第一版的遮蔽方式並不是小黃人的香蕉語,而是讓玩家說出口的話,都變成他們對應動物的叫聲。

金毛和柯基玩家不管說的是什麼,張口就是“汪汪汪。”

橘貓“喵喵喵”,犀牛“哞哞哞”,鴨子“嘎嘎嘎”……

想想就很有意思!

但想把這些動物的叫聲,都調整成聽上去舒服又好玩的聲線,需要消耗非常多的精力,還需要專業的聲優和調音師介入。

——不然比賽現場,很容易就會變成嘈雜的動物集市,反而會降低玩家的遊戲體驗。

所以他最後還是採用了小黃人的語言。

這套就很成熟,哪怕很多人一起banana、banana的大喊,聽上去也是熱鬧歡脫,而不會讓人覺得嘈雜難受。

等雲夢開始上班後,對動物叫聲的最佳化,也要以此為目標。

至於林遊記憶中小黃人語言不全的問題……

能翻譯大概意思的翻譯,翻譯不出來的,一概隨機成別的。

如果說得很長,就變成“不嚕不嚕嘎嘎,阿里卡噠,芭比卡哈哈哈!”——也就是超級番茄之前在那隻金毛嘴裡聽到的話。

如果比較短,就隨即變成某個小黃人詞彙。

至於“香蕉語補完”的工作,就等放假結束後,讓員工們去找研究語言學的專家慢慢完善。

而這套離譜的語言,很快就發揮了威力——

夏怡邊上,小外甥大喊著“巴特(butt)、破卡(poka)、給拉圖(gelato)!”飛起一腳,踹飛面前的對手。

三個詞的意思分別是“屁股”、“什麼”和“冰淇淋”。

這可不是系統給轉換成的語言,而是小外甥自己模彷著喊的……

夏怡一口老槽憋在肚子裡,忍得很難受。

她很想吐槽幾句,但兩個人組隊這幾場比賽,外甥比她玩得熘多了。

她之前還放出豪言壯語,要“帶飛外甥”,結果現在反而是自己在抱老弟的大腿,這讓她實在有點沒臉見人,更沒有吐槽的立場。

她一根腿毛,哪來的臉面吐槽大腿?

……

十分鐘後,夏怡也在一片“bable!”“bello!”“banana!”的熱鬧氣氛中,大喊著“banana!”將一根香蕉用力砸在一隻倉鼠腦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