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楊國忠拜相,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意味著安史之亂已經開啟了倒計時。

而安史之亂,又是繁盛到極致的大唐,快速走向衰亡的轉折點!

如果預告片中的時間線和遊戲中一致,那麼遊戲時間再有一個月,李林甫就要去世。

再有一年零兩個月,安祿山入長安。

再有三年,安史之亂。

“所以……”超級番茄再次大膽猜測,“《長安》第二章:安祿山入長安。第三章:安史之亂?”

他感覺心潮澎湃,當即就開始編輯動態,要把這個猜測分享給其他人。

在此之前,玩家們對《長安》正式發售後的劇情,始終都有不同的看法。

主要也是天寶十一年這個時間點,實在有些難以判斷——這也是林遊接受秦松雲建議,將遊戲時間往前撥了兩年,從天寶十三年,拉回天寶十一年的原因。

因為讓玩家在天寶十三年進入遊戲,大家也不是傻子,瞬間就會想到接下來的安史之亂,並順理成章的推斷遊戲內容也是這個。

但問題是,《長安》的內容還真不是這個——至少前面兩個篇章,都跟戰爭沒什麼關係。

安史之亂至少也是第三個篇章的故事了。

玩家如果一直在腦子裡想著“安史之亂”,那遊玩前兩個篇章時,就會產生強烈的“和預期不符”之感。

這對遊戲本身來說,可不是個好訊息。

所以最終玩家們進入遊戲的時間,就變成了天寶十一年。

玩家們仍舊會想到安史之亂,但畢竟隔著三年,想想也就算了,並不會產生太過強烈的心理預期。

所以封閉測試開始後,玩家們的意見也分成了兩派——

一派認為:遊戲選在這個時間,是因為這時候剛好是開元盛世最鼎盛的時期,更方便玩家體驗盛唐氣象。

另一派則認為:“就是安史之亂,就是安史之亂,我不管,反正就是安史之亂!”

而現在,超級番茄覺得自己發現了關鍵情報。

只不過雲夢分章節釋出遊戲的神奇操作,讓這個證據,同時支援了兩派人的觀點……

三分鐘後,超級番茄釋出動態——

「兄弟們,我可能猜到《長安》後面幾章的標題了!

第一章:盛景

第二章:安祿山入長安

第三章:安史之亂」

三張配圖,分別是預告片中唐玄宗揮舞紅巾的畫面,《舊唐書·李林甫傳》裡對應內容的截圖,以及安史之亂的時間線截圖。

兩派玩家立刻現身,湧入評論區發表看法:

“我就知道!就是安史之亂!”

“動動腦子!先不說是不是真會這樣,就算是真的,安史之亂也是下下個版本的事了,激動個毛線。”

路人玩家也紛紛現身:

“好一個列文虎克!請務必分析一下那個被吊在空中玩繩縛的姑娘是誰?我在出雲留學時進修過繩縛技巧,有信心救她脫離苦海。”

“快刪除!快刪除!我不想這麼快知道後面的劇情!”

“@雲夢,@林遊,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