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相當普遍的錯覺是:社會地位高的人,一定都很有錢。

但並不是這樣的。

一個人有沒有錢,大多時候,都取決於他的位置距離活錢有多近。

距離活錢的遠近,決定了得到錢的難易程度,而位置的高低,則決定了得到錢的額度。

如果你離錢很遠,那往往根本碰不到錢,即使你位置很高,一旦變現就能賺到一大筆,但不能變現,那就沒有意義。

所以才說,“位置”很重要。

沈玉成作為首都博物館的副館長,行政級別和社會地位,那肯定是夠高了。

但是這個位置,離活錢太遠了。

別看天天過手的都是無價之寶,隨便一件流出去,都有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價值,但問題是——這些東西有可能流出去嗎?

當然不可能!

什麼私自掉包,真品拿出去賣,假貨“不小心”被打碎毀屍滅跡之類的事情……

都是假的,絕不可能。

所以這地方,經驗豐富的老教授,月薪也就萬把塊。

現在突然有個人,上來就說要捐5億!

然後幾秒功夫,就又翻一倍,變成了10個億,沈玉成的震驚可想而知。

——首都博物館歷史最高個人捐助,也就三百多萬而已!就算是機構捐助,也只有三千萬!

正常都是捐文物,捐錢的真不多。

聽到林遊的提醒,沈玉成才猛地清醒過來,連忙放下茶壺,把茶杯遞給林遊。

但遞到一半,手卻突然停了下來,又收了回去。

“等會兒,這都好幾泡了,早沒味兒了。”沈玉成一邊說,一邊倒掉茶,開始清洗茶具,換新茶。

“我這兒還剩下些老朋友送的特供普洱,在外面可不好買到,咱們邊喝邊聊。”

“……啊?”林遊看著沈玉成利索的開始泡新茶,有點懵。

……

二十分鐘後,林遊走出沈玉成的辦公室,事情已經基本談成了。

後續的執行細節,交給手下員工就行。

沈玉成並沒有真的要林遊捐10億,甚至連他一開始說的5億,沈玉成也放低聲音,勸他不要一次捐那麼多。

原話是:“如果你不是為了搞噱頭、做宣傳,而是真的想為文物保護和博物館發展出力的話,可以分成五次捐款,每年捐一億,這其實比一次捐5億要好得多。”

林遊也懶得問為什麼,一口答應下來,反正只要他的目的達到就行。

只是一如既往的,有一些流程要跑,他還要等等。

不過沈玉成已經拍著胸脯跟他保證過了,時間不會很長,他會去說服館長,安排具體事宜,還會親自給林遊做培訓。

林遊進入展廳,找到一邊閒逛,一邊等他的朱辭夏,兩人一起離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