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真的有這家律所?(第2/3頁)
章節報錯
週五晚上,在梁興昌預定的酒店會議廳中,林遊參加了大夏古建築記錄與保護基金會的見面會。
在原本的計劃中,基金會的名字裡只有“記錄”, 而沒有“保護”,因為林遊覺得自己可能負擔不起。
只是後來在梁老爺子的勸說下, 他還是改變了主意,在名字裡加入了這兩個字。
據梁老爺子所說,這並不需要林遊投入更多資金。
因為這些研究者都寧願自己苦一點,也想從經費裡擠出哪怕很少一部分,儘可能的為古建築提供一點保護,延長一些存世的時間。
另外林遊專門和小夢一起,開發出了一個程式,可以根據多角度的照片、錄影、掃描資料,直接在虛擬世界進行古建築建模。
雖然還是需要人工的參與,來進行後期的精細修正,但無疑大大提高了效率,也為參會者充分展示出了蜃樓主機在記錄古建築模型上的強大輔助能力。
在這次的見面會中,林遊見到了很多抱持著一顆赤誠之心的理想主義者,他們把生命中最好的時間,和最真摯的熱情,都投入到了這樣一份看不到未來的事業中。
他們親眼目睹著一座座古建築的荒廢和頹圮,他們努力的奔走呼號,試圖挽留這一切,但結果卻永遠是杯水車薪。
最後他們只能悲觀的接受現實,改而去見證和記錄這一切。
如果無法挽留,至少要記錄下來,證明這些古建築曾經存在過,而且是那麼美、那麼精緻的存在過。
這樣炙熱而純粹的靈魂,讓林遊深感敬佩,於是他決定——加錢!
自己跑是不可能自己跑的,自己真要參與進去,跟著他們全國跑,那才是沒事找事,只會給人家添麻煩。
還是加錢比較有實用!
一年才500萬,對現在的他來說,跟毛毛雨也差不多了!
林老闆現在一週都是幾十億的掙。
再者說了,投入基金會的錢還能抵稅呢!
林老闆大手一揮,基金會活動經費直接翻倍,每年1000萬!
而且從今以後,只要從事古建築記錄與保護的人才能跟上,投入年年都會遞增!
雖然要拯救全國的古建築還是遠遠不夠,甚至仍舊杯水車薪,但對基金會現有成員的調查研究活動,絕對是充足的不像話了。
甚至可以滿足他們的心願,不侷限於記錄,而是有選擇的投入一些,進行一定的維護和修繕工作了。
至於這個尺度,就交給梁興昌姥爺子來把關了。
梁老爺子也在計劃著,用投票再選出兩位老資歷的教授,一起商討這些事情。
————
此外,更前一天,還發生了一件與林遊有關的事情,只是很可惜,他無法親眼見到。
週四下午五點,夏京三問傳媒辦公室,徐問還在長吁短嘆。
自從最早一批成為登上林遊黑名單的媒體,三問傳媒的局面每況愈下。
名譽損失就不說了,粉絲流失,瀏覽量下降,廣告商越來越少,甚至有員工開始申請離職……像是進入了一個惡性迴圈。
他不止一次想過,也許一開始就不應該收網龍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