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所有人全部開始跑了起來後,呂蒙在自己前胸、後背、還有大腿、小腿,都綁上沙袋或鐵塊。

增加負重之後,呂蒙後發先至,以遠超這些士兵的強大體魄,率先繞了丹徒山跑一圈,回到原點。

二十歲的呂蒙,原本就以勇猛著稱。

在其十五六歲的時候,就混進姐夫的軍隊裡,去對付山賊、山越百族、宗賊,以過人的身手和膽識,多次立功。

如今,呂蒙帶著二十年的經歷,重生回來了。

他更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武藝。

呂蒙心中的目標是關羽!

他要堂堂正正,正面較量中擊敗關羽,為父親報仇!

有二十年經歷,不管在統帥和智謀上,還是在兵器技巧和馬術上,呂蒙都不懼關羽。

唯一劣勢的,便是體力上。

不僅天下的第一的呂布,有天生神力。

就連張飛和關羽,也全都是天生神力的典型。

呂蒙要正面擊敗關羽,就必須提升自己的力量,才不至於三兩刀就被關羽震傷。

呂蒙以遠超平時的努力,瘋狂鍛鍊自己的耐力和力量,不僅長跑、舉石鎖,還就地取材,透過拔樹練力量,透過推大石練力量,那瘋狂勁,帶動手下的一千部曲更拼命得訓練。

在他們看來,比不過自家將軍,他們認了。

但不能比那三百女兵還不如吧!

每天的跑步比賽中,越來越多的女兵擠進了前三百名,讓那些落後得男兵顏面無光。

如是,每天的日常訓練完成後,自知實力不如人的那些傢伙,自覺增加了自己的訓練量,繞著丹徒山猛跑就是了,直到跑不動為止。

......

呂蒙在丹徒山中,不緊不慢得訓練著自己的部曲和孫尚香的女兵。

如今還是建安五年,就算呂蒙帶著二十年記憶重生,暫時也做不了太多事,正好努力提升自身的武力!

呂蒙也想過,如果他沒插進孫策遇刺一事,也許不會被困在丹徒山,而是像前世一樣,僅僅帶著自己的三百部曲去打山賊、鎮壓一顯的山越,然後收編軍民、緩慢增加著自己的部隊人數。

直到三年後,才會隨著孫權一起去進攻江夏黃祖。

那樣的話,透過多年成長,呂蒙的統兵能力、作戰能力和治理能力,才能全面提高,補充自己的不足。

才有多年後,能力全面發展的大都督呂蒙。

重生,提前帶來了呂蒙二十年後的統兵、計謀、大兵團作戰能力,這些能跟著記憶而來。

如今,呂蒙缺的不再是統帥的能力,反而是作為武將最基本的武力。

某一日下午,會稽校尉孫暠帶著二十多名親衛來到丹徒山。

孫暠是孫權的叔叔昭義中郎將孫靜的長子,是孫策和孫權的堂兄,其比孫策都年長,早年跟著孫策攻打江東,立下不少功勞。

孫權掌權這一個月以來,不斷封賞世家、拉攏世家、穩定世家,但更不會忘記自己的宗親們。

這裡就體現處孫權強大的制衡能力。

具體如何溝通的,呂蒙不知道,只知道如前世一樣,孫靜被封為昭義中郎將後,反而歸還全部兵權,回老家養老去了。

作為補償,孫靜長子孫暠升為定武中郎將,駐守烏程這一要地。

孫策和孫權的父親,江東猛虎孫堅,就是烏程侯,於今傳到了孫策的兒子孫紹頭上。

孫暠調守烏程,那麼會稽校尉的職責,便需要移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