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楊總管爬起來,帶著官軍,在山邊浮土中看了一圈,見炸死了內侍和他的隨從,知道自己麻煩大了。他留下一部分官軍善後,就帶人下了山。剛到山下,就有幾個官軍押著一個書生,迎上前來,為首一人,正是易都頭。

易都頭先介紹了自己,又將戰馬丟失的前因後果,撿要緊的報告了,再將石閒推上前來,說道:“就是他扮的鬼。他還不承認。”

楊總管看那石閒,既不高大,又不壯實,要說他帶人盜了一百多匹馬,真是難以相信。便問道:“你是誰?為何半夜三更在這裡?你的同夥又在哪裡?”

“我是石秀才,單名一個閒字;半夜睡不著,起來作了四句詩;為其中一字難定,要趕去縣學裡請教黃教諭,因路途甚遠,又怕那教諭起來後外出,所以就提著一盞油燈,連夜趕去,正好經過此山下,並不知什麼同夥。”石閒人如其名,一通鬼話說得氣定神閒。

“易都頭,石閒有多少同夥?作何打扮?可看出是什麼人?”

“稟都使,我等被石閒驚走兩三里,實不曾見著他同夥。喔,不過,他還半夜唱歌來著。”易都頭不敢欺瞞。

“為何唱歌?”楊總管問道。

“夜路難走,山間時有野獸,唱歌只是為了壯膽。”

“卻是唱的甚歌?”

“勞都使官人下問,小生不敢隱瞞。只是小生因思念親人,深深自責,作的一首離曲,曲名暫定為《再相聚》。”

楊總管又盯著石閒看了一回,一時舉棋不定,思索片刻,突然問道:“石秀才作的什麼詩,念來聽聽。”

那石閒應聲答道:“胡馬鷹揚壽嶽山,古城夕照汴水寒;壯士劍舞旌旗指,英烈魂安幽燕還。小生在資水之濱、洞庭湖口,聽得民間盛傳,金軍又要南下,心中憂慮,夜不成寐,作成絕句一首,名為《殺敵》*,或作《破敵》,又想作《滅敵》。其中第四句的安字,原是喜字,小生定不下,就想去求教方家。”

那楊總管沉吟良久,說道:“安字好。軍人浴血疆場,身死野外,聞收復國土,魂安足也,又有何喜?就用《殺敵》吧,軍人乃萬民所依,戰場要有氣勢。”

石閒道:“官人指點的是。如此多謝了。”

楊總管嘆道:“文人智,武將勇,國乃安。石閒,好一個閒字。它日若到東京,可來廂軍找楊邃。咱們喝一回酒。易尓善,放人!”

石閒道:“如此先謝過官人。”他朝楊邃深施一禮,轉頭離去了。

等石閒走遠,楊總管道:“易都頭,你在前面帶隊,多點火把。這麼多馬,就是拉幾堆馬屎,黑夜之中,賊人又如何清得乾淨?前面必有痕跡!”

大隊人馬行不到一里,果然在一處山邊上,發現了一堆被泥土覆蓋的馬糞,還有馬腹挨擦青草形成的倒伏。易尓善大喜,一面差人去報告楊都使,一面加快行軍速度追趕。行到一個十字路口,葉尓善眼尖,早見前面左邊路中,一人見了官軍,閃進了草中。他飛步趕去,火把一照,又是那石秀才。

易尓善書讀的不多,也不像楊總管那樣,耐煩聽這秀才掉書袋。他憑多年在人群中摸爬滾打的經驗,認定石秀才和山上逃軍是一夥的。而且這秀才奸滑異常,人一不小心,就容易著了他的道。他吃過虧,學精了,就耐心地等石閒起來,問道:“石秀才往何處去?”

那石閒笑道:“秀才遇著兵,半道丟了燈;摸黑趕小路,連夜歸山林。這一首小詩送給易都頭,也不枉我們相識一場,詩名叫做《回殼打》,小生正要回家,前面還有兩裡地。”

“秀才是梅山本地人?”

“我原住洞庭湖濱。機緣巧合之下,來了梅山。易都頭要有興致,一起去熱鬧也無妨的。”

易尓善心中一動,接道:“正要叨擾。我等走到這裡,是又渴又餓,實在不得已,想去討口吃的。”

石閒道:“都頭不需客氣。但凡小生所有,儘可拿去。只是鍋不甚大,都頭人多,需分批煮食。米尚有一甕,臘肉有幾條,乾魚只剩兩片,沒了魚頭,頗為失禮。其餘瓜菜,可土中自摘。”

易尓善帶著一隊官軍,跟在石閒後面。那石閒只管搖頭晃腦的,將些前朝詩句,反反覆覆地吟誦。一會“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杯莫停。”一會“咽咽學楚吟,病骨傷幽素;秋姿白髮生,木葉啼風雨......古壁生凝塵,羈魂夢中語*”。

過了半座山,易尓善連拍了幾下腦門,心中猛醒:這秀才莫不是故意將我引往家去,那些盜馬賊卻走的是另一條路。他喚來一個手下密囑了幾句,那官軍往回頭跑了;過不多一會,又跑回來,遠遠地朝易尓善點頭。易尓善扭頭對石閒道:“秀才,已過三更了,我等白天再來。”

石閒道:“都頭請自便,明日早晨在家恭候。如都頭不到,我便外出。都頭莫怪。”

易尓善轉到另一條路上,在路邊重新看見馬糞,愈發堅信自己的判斷。又走過一座山,只見山坡上滾下一個人來,直落到楊總管腳邊,嗖地站起。眾人大驚,在近處的,急忙揮刀砍去。那楊總管反應飛快,一腳踢在那人身上,將他打倒在地。定睛看時,卻是安化縣裡廖都頭。那廖都頭也顧不上痛,說道:“稟楊都使,辰州沿邊都巡檢使司派了一個劉巡檢,帶了四人在梅山兩縣查一樁命案,暫時和小人同行。剛才在山頂,聽到有人連聲吹哨,他聽出是洞庭湖邊的一種青螺聲。夜深人靜,很有可能是那些逃軍在呼喚同夥,聽聲音就在前面雙竹嶺,他已經趕去,讓我來報訊。”

楊總管聽了,從後隊裡另分派了一支官軍,繼續搜尋戰馬。又叫易尓善領頭,跟著廖昆,大隊官軍往雙竹嶺方向趕來。

*注:本書詩詞曲公文信件,若無註明引用,均系自作。小嗜好而已,疏淺勿責。作者。*注:前李白詩《將進酒》,後李賀詩《傷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