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張辰景的高光時刻(第1/2頁)
章節報錯
臺下的眾將士雖然不語,但心急如焚的眼神已經說明了一切,他們都在等廖慕凡改口,他們恨不得現在就抄起武器衝到宣王府將宣王生擒,殺光宣王府上下所有人給先皇報仇,當然,宣王只是他們的其中目標之一,他們最終的目標,當然是手刃獨霸寶座多年的南梁狗皇帝。
「在下的父皇,並不是宣王所殺。」
廖慕凡十分隱忍的一句,瞬間讓剛剛平復的眾人炸開了鍋。
可臺下沒有人能注意到,這簡短而又平淡的一句話下廖慕凡暗藏的波濤洶湧,這世間還能有什麼事情,是要比當眾講述自己父親的死因更加痛苦的呢。
「怎麼可能!他分明是在說謊!老夫親眼看見先皇死於宣王之手,宣王手中拿滴著血的劍,是老夫帶到土裡都難以忘懷的噩夢!」
「聽聞小皇子跟在南梁那宣王身後好多年,這麼多年過去,只怕他早已被元默洗腦了吧!」
「他是不是宣王派來的說客!是不是我們的基地暴露了?!」
「那有什麼!老子賤命一條,要是有誰殺進來,老子已經要多殺幾個!這麼久了,苟延殘喘於世間,為的不就是能舉起手中的兵器,好好的多殺幾個狗賊!」
「說的沒錯!若不是為了血刃仇人,我有什麼顏面苟活到現在!」
廖慕凡淡淡的目光一掃而過,便知道這人群中總有幾處慫恿大家的聲音,可偏偏他們每次都能說到點上,瞬間激起民憤鼓舞大家跟隨自己的步伐。
「還請皇上認清自己的地位與身份!」
「沒錯!國仇家恨怎麼能輕易放下!」
人群中不知從哪裡傳來的一句,讓原本就躁動不安的人群更加人聲鼎沸。
彷彿若是廖慕凡現在不如了他們的願,提起兵器跟著他們一同對抗南梁,就真成了賣國賊一般。
廖慕凡緊緊閉上雙眼,置耳旁雜亂的聲音於不顧。
其實,很早之前,廖慕凡便知道這家當鋪是為何而存在,也知道他們暗中一直在招兵買馬籌劃著有朝一日能重建齊國,過上堂堂正正的日子。
這樣的生活他廖慕凡又何嘗不想,只是半年前經元默一戰,天下依然平定,倘若再有戰事而起,受苦的還是這些無辜的老百姓。
而且都城之內,能有這麼大的一支隊伍隱藏於地下,廖慕凡不信都城內無人知曉。
若說之前元默忙於征戰,無暇顧及城內一切,那這半年,廖慕凡不信元默對這事依然毫無察覺。
而今,自己站在這裡,一方面是希望能夠救下這幾千條性命,另一方面,廖慕凡依舊期望在這件事上,他們或許可以幫助自己一二。
想到這裡,廖慕凡重新睜開雙眼,那雙幽深的眼眸在燭火的映襯下猶如暗藏烈焰,方才那副翩翩然的書生模樣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那與生俱來的王者之氣。
「若是你們不願相信在下,那麼接下來在下要說的每一句,都將毫無意義。」
廖慕凡的聲音並不大,但這不怒自威的氣勢瞬間將臺階下的眾人安靜了下來。
大家抬頭望去,廖慕凡站在龍椅之前,原本璀璨奪目的龍椅在此刻彷彿都黯然失色,大概這便是天生的王者,那可怕的壓迫感讓人群中的幾個帶頭之人都噤了聲。
「國仇家恨,豈能輕易輕易忘懷!大家都是齊國的子民,更有甚者,原是齊國重臣。大家難得聚在一起,大家的心情我都可以理解,但是,今日有幾句話我不得不一說,雖然這可能與你們之前所知道的實情相悖,但,廖某不得不說。」
廖慕凡目光一掃而過,很好,臺下所有人都在認真聆聽。
「當年,我們齊國勢單力薄,各國群雄虎視眈眈。南梁,崇門
,夏至等國一直緊盯著我國,不僅如此……」
廖慕凡看著臺階下幾位熟悉的面孔,接著說道。
「我齊國內患堪憂!我看臺下有很多面孔年齡與我相仿,齊國國破之時,想必大家都還很年幼,對朝廷之事不甚瞭解也是情有可原。想當初在內憂外患的困擾之下,齊國想要保全其身已是天方夜譚。而我父皇向來疼愛子民,一想到數十萬的民眾將要變成他國刀俎上的魚肉,我父皇便夜不能寐。後來是南梁的宣王提出,以一命抵一國,連夜將城中民眾遷移至南梁國內,自此改頭換面這才得以逃過一劫……」
「我想問問臺下的各位,這樣的選擇,或者說這樣的交易,若是讓你來做,你該如何選擇?」
「想必大家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答案,因為我們身後都有我們想要守候的人,我們心中都有割捨不下的牽掛。而我的父皇,也就是齊國的國君,也正是為了保全他的家人,和臺下各位的家人而自刎身亡,方才我聽有幾位說親眼見到我父皇的離世,我想問一句,你們當真見到了麼?我父皇離世的時候,你們當真在場麼?!」
廖慕凡本以為自己可以十分堅強,但說到這裡時,依然痛心疾首緊緊閉上雙眼,讓那些四處奔走的情緒被沉重的眼皮重新關了回去。
他聲音低沉而沙啞,隱忍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