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坐好拿出書本來了。

沈潯‘一臉疲憊’,匆匆忙忙地去開啟了門。

時父時母沒人端著個大盆,盆裡是處理好的各種涮火鍋的菜餚。

沈潯趕緊結果時母手裡的盆子,對著餐桌上的眾人安排:“趕緊收起來,吃飯了!”

餐桌上的書本的表演到此結束。

用時一分半。

格外辛苦。

時母手裡的盆被沈潯接走後,趕緊轉身回去再拿東西。

真是娃娃多啊,60寬的大盆,準備了兩大盆菜加肉,還有一雞一魚,就怕孩子們不夠。

東西全都準備好了,一起收拾一下就可以開飯。

等到上桌,也已經十幾分鍾以後了。

也開始了屬於趙可新錢進他們四個的表演(吹牛)時間。

趙可新他們是誰啊?

只要有空,就跟著沈潯到乒乓球館裡和各類家長海天闊地的閒聊的人。

更是得空就到健身房所在的寫字樓發傳單做宣傳,見個人就上去聊的人。

這樣的經驗練就了他們的嘴皮子,也練就了他們不怕尷尬,不怕沒話題的能力。

更讓他們成為了各類媽媽收割機。

雖說能聊能吹的人很多,但大多是工作以後,步入社會的人。

時父時母對那種人或許有些防備,但對於和自家姑娘一樣大的孩子們,他倆一點防備之心都沒有。

因此被這一圈本就刻意討好的他們的孩子們,三言兩語就被哄得合不攏嘴。

各角度,無死角全面誇讚了時念和時運,並將他們的優秀完全歸結到了時父時母身上。

讓時父時母的自豪驕傲更上一層,簡直到了飄飄然的地步。

老兩口實在,被哄得樂得合不攏嘴,一個勁地用公筷,站起來給他們夾菜。

“多吃點,多吃點才有營養,營養跟得上了,身體就沒毛病了,學習自然就好了!”時母一邊給這個加點菜,給那個加點菜,一邊念念叨叨。

吃完午飯,幾個孩子搶著幫著收拾晚盤桌子,這一積極主動的禮貌行為,無疑又在時母這裡刷了一大波的好感。

在心裡直誇時念的朋友都跟時念一樣有禮貌,又乖巧懂事!

吃完飯,收拾完,時父時母便要拉著時運回去午休了。

他們大了的湊一起了,可能就不午休了,時運必須要午休。

老師說了,即使寒假,也不能睡眠太自由了,只怕返校了受不了。

時父時母謹遵教誨。

一家三口回家的路上,邊走邊聊。

“今天在哥哥家學的好嗎?”

時運的眼珠站了一下,最終決定先不做坦白了吧,所以只是點了點頭。

沒想到他媽媽卻不依不饒:“問你話呢,你兩隻耳朵到底有沒有聽見?”

“好啊,學得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