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安順沉浸於技術研發,可並不意味著他不知道申城微電現在能夠成為全球第二的光刻機企業陳偉在其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沒有陳偉大筆資金的投入,申城微電成就不了偉大,只會陷入到平凡。

成為一家,只是單純求活的企業。

而不像是現在,申城微電是追求不斷技術進步的企業。

光刻機從微米級到奈米級,未來是否進入到皮米級呢?

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而言,是有極大可能的。

之前的時候,申城微電敢都不敢去想皮米級的光刻機到底是什麼樣的。

可現在,申城微電敢了。

或者說,申城微電有這個實力去想這些。

乞丐只會想著下一頓吃什麼,晚上在那個街邊睡覺。

而都市白領會想著週末去那裡玩。

老闆們就在展望未來。

申城微電現在也是已經有實力開始展望未來,去研究技術路線的問題。

現在申城微電的技術,是公認的只比阿斯麥差。

至於說其他光刻機企業?

隨著光刻機技術要求的不斷增大,另外還有就是光刻機市場就只有這麼大。

投入眾多的研發資金來搞研發,最終一年就賣上幾臺十幾臺光刻機,這光是研發費用都收不回來。

很多公司開始不再往這方面進行投入資金了。

比如說霓虹國的兩家光刻機企業,曾經可是當之無愧的霸主級企業,現在已經不再投入資金搞光刻機新品研發。

就靠著老產品來混日子。

這點,也是和霓虹國的電子產品在全球市場上全面潰敗有很大的關係。

產品失去市場,直接影響到霓虹國的電子工業。

申城微電在技術上面和阿斯麥還有著產品代差,主要在EUV光刻機領域。

全球現在就只有阿斯麥能夠提供EUV光刻機。

可面對申城微電的不斷技術追趕,阿斯麥也急了。

不斷的表示要向華芯國際供貨EUV光刻機,只是因為現在訂單比較多,所以華芯國際要購買的話,得要靠後。

想要以此來打消或者拖延申城微電在EUV光刻機領域的研發。

畢竟即使申城微電將EUV光刻機原型機研發出來,想要正式的向下遊廠商供貨,得要數年時間。

阿斯麥從造出原型機到向下遊廠商供貨,花費了六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