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平抄襲的這四句話,乃是後世有名的橫渠四句。

出自北宋理學家張載。

這四句話言簡意宏,將讀書人的理想和抱負充分的體現了出來。

堪為千百年來知識分子心中所向的做好詮釋。

此時唐平說出來,對於這個時候的讀書人絕對是炸彈級的存在。

眼前殿中這些官員基本上都是讀書人,個個都是學識深厚之輩,自然能夠體會到這四句話中蘊含的意義和道理。

因此,他們才更為震驚。

一是震驚這四句話充分的說出了他們的心聲。

二是震驚這樣的四句話居然是由一個他們眼中的莽夫說出來的,這簡直是對他們最大的打臉啊。

人家一個武夫讀了幾年書,就能悟出這樣的道理。

他們這些讀了一輩子書的人,豈不是白讀了。

過了好一會,眾人才平復下了心情,目光復雜的看著唐平。

唐平對於眾人複雜的眼光視而不見,繼續說道。

“除了這四句話之外,我在看史書的時候,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

說到這裡,唐平目光深遠,似乎超越了時光,立於歷史長河的上頭,然後悠悠的吐出了兩個字:“吃人!”

這兩個字似乎帶著無窮的血腥和冰冷,讓人看到了那些在歷史的長河中掙扎的平民百姓、奴隸士卒等等,他們的血肉組成了一幅幅的歷史畫卷,浮蕩在歷史的洪流之中。

是的,唐平這裡借用了魯迅先生的話。

他認為魯迅先生這句話道明瞭歷史的真諦,的確是在吃人。

不管是什麼時候,都在吃人。

帝王將相,繁華衰亡,都是在吃人,吃的是平民百姓,吃的是勞苦大眾。

只不過有時候吃相好看,有時候吃相難看罷了。

實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

唐平吃人這兩個字一出,眾人皆是色變。

因為不管眼前這些是寒門也好,世家大族也好,他們都是屬於吃人者,既得利益階層而已。

並沒有平民百姓的代表。

所謂的仁義道德就是他們豎立起來能夠方便他們吃人的一面旗幟而已。

唐平這話就是深深的刺痛了他們啊。

可是唐平並不在乎。

他又不是來爭霸天下做皇帝的,他只是來獲取改變度的。

短期內,只要有軍隊護身,就沒人奈何的了他。

至於之後的事情如何,他早就滾蛋了,哪裡還在乎這些。

唐平說完之後,看向眾人:“不知諸位以為我悟出的這四句話和兩個字如何?可還有人要給我解惑嗎?”

開玩笑!

誰還能給你解惑。

就唐平這四句話,已經充分回答了讀書人讀書治學的追求和目標了,再也沒有比這更合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