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平回府,找來心腹部曲讓人秘密的把李肅請來。

有一說一,李肅這傢伙唐平總感覺他做武將屈才了。

應該去做情報頭子才合適。

因為這傢伙的情商很高,而且非常善於針對被人的弱點發力。

只不過,有一點,這傢伙的名利心太重,渴望向上爬。

要不然當初也不會出面去勸說呂布,更不會因為董卓沒有給他足夠的權利官職而心生怨懟之心。

總之,這個玩意就是一個極度自私,極度自我的傢伙,跟唐平很像了。

所以,唐平對這傢伙沒什麼好感。

兩個都是自私的人,肯定不會擦出基情的火花,只會各種虛偽。

又要演戲了,媽的!

唐大導演厭恨演戲,太累了。

心累。

沒過去多久,李肅就到了。

唐平沒有過多客套,讓人都下去,然後對李肅說到:“日公說布使殺丁建陽而投董卓;今卓上欺天子,下虐生靈,罪惡貫盈,人神共憤。公可傳天子詔往郿塢,宣卓入朝,伏兵誅之,力扶漢室,共作忠臣。尊意若何?”

唐平說這話的時候,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李肅,但凡他有一個不願意,唐平就當堂將其斬殺。

因為,唐平怕他轉身就去告密。

好在,李肅也許真是因為董卓沒有給他足夠的利益,心中早就憤懣了。

聽到唐平這麼說,二話沒說直接折箭為誓。

“我亦欲除此賊久矣,恨無同心者耳。今將軍若此,是天賜也,肅豈敢有二心!若有二心,當同此箭。”

說著,就把手中箭給掰折了。

說真的,唐平對於這一套很不感冒。

有個屁用!

生活在只要利益足夠,連父母都能背叛的現代,唐平心中早就失去了一些古人所具備的的純良品質,對人性已經失望了。

比如對誓言的看重。

但是在古代尤其是漢代,對於千金一諾,一言九鼎等非常推崇,如果一個人違背誓言,會被天下人恥笑,直接社死。

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所以,基本上沒有人會去違背自己的誓言。

比如桃園三結義的三人,之所以廣為流傳受人敬佩和嚮往,就是古人對誓言看重的一種表現了。

不過,唐平雖然對這個很不感冒。

但是並不妨礙他演戲,假意相信。

唐平見此,下堂拍著李肅的胳膊說到:“公若能幹此事,何患不得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