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成,斗轉星移。

袁朗之前每次踏下七步都會重重的落一腳,目的就是在布七星陣,現在陣成,他可以在七個罡位上的每一個位置移動。

算下來就是七七四十九個位置。

袁朗再次出現已經是在紅甲武士後面,同時也做出了反擊,一張石符砸在武士後背。

那武士反應過來了,立馬就要回頭,不過就在他回頭的瞬間,石符被引爆,巨響之下,他被一股巨浪掀飛出去。

袁朗一擊得手,腳踏罡步就撲了上去,繼續攻擊的同時,他也把罡步擴張了出去。

只有核心步陣在,往後他每踏出一步,都會成為陣法裡新增的一個點,擴大之後,優勢也會越發的大。

這才是七星罡步的奧義,也是它流傳至今的原因。

當然,想要掌握其中奧義也不是簡單的事,只有擁有正統傳承的門派家族才會保留著奧義。

袁朗的攻擊主要以術法為主,都是我們沒有見過的方術,但沒見過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做出對比。

何況道法和方術同根同源,多少還是能捕捉到一些影子。

不知道是袁朗他們的身份還無法學習高深的方術,還是說那些上古流傳下來的強大方術已經失傳,他使用的都是一些小型的方術,其中不少和我們道法類似,不過過程比道法繁瑣。

這種繁瑣讓袁朗在爭分奪秒的爭鬥中浪費了不少的機會,浪費了好幾張石符。

但總體上,他已經拿回了主動權。

我看到這裡,也把目光從水幕上收了回來,因為只要袁朗不出問題,我們的目的就已經達到。

何況他都能對抗紅甲武士,其餘人也就沒什麼問題,五個小時完全能夠拖延到。

然而就在我以為這會是一個拖延戰,最後以和平收場的時候,場中突然發生了變化,那武士擺出一個奇特的造型之後,身形突然變化,分出了三十六個分身。

每一個分身都守著一個位置,而且從袁朗幾次和分身碰撞的表現來看,武士的每一個分身都具備和本體同樣的實力和攻擊力。

倒逼之下,袁朗節節後退,眼看著就要守不住七星陣,他才大喝一聲,咬開舌尖,噴出一口舌尖血,血霧還沒有散去,他雙手猛地朝著血霧裡一揮,十道紅色血刃瞬間飛出,全都斬在武士的分身上。

隨著血刃炸開,武士的緩身也跟著消失。

袁朗依法炮製,毀掉了十幾個武士分身,但那武士也很快做出調整,開始主動進攻。

本體隱藏在分身裡,加上極快的速度,一時間袁朗周圍都是揮刀的虛影。

我們在外面看著,感覺速度不是很快,但當事人感覺上,所有的刀都落到身上也不過是一秒不到的時間。

而且遭遇圍攻,正常人的反應都會有些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