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智多星(第1/3頁)
章節報錯
吳用公孫勝合作——奔赴魏國——調動曹宇——曹芳張輯反抗——魏國內戰——前線收兵——蜀國出師
以下為草稿,今晚更新
曹宇 (曹操之子)
曹宇(?-278年),字彭祖,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魏國宗室,魏武帝曹操與環夫人之子,鄧哀王曹衝同母兄弟。
太和六年,封為燕王。魏明帝病危,欲以大將軍輔政,不果。其子常道鄉公曹奐,是魏國末代皇帝,史稱魏元帝。晉朝建立後,降封燕公。
咸寧四年(278年),曹宇去世。
人物關係
糾錯
兒子 曹奐
父親 曹操
弟弟 曹林
岳父 張魯
本 名曹宇別 名燕王、曹彭祖字彭祖所處時代三國民族族群漢族出生地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逝世日期278年
目錄
1 人物生平
▪ 封爵變遷
▪ 明帝寵信
▪ 固辭輔臣
▪ 晚年生活
2 歷史評價
3 家族成員
▪ 父母
▪ 妻子
▪ 兄弟姐妹
▪ 兒子
人物生平編輯 播報
封爵變遷
曹宇,曹操與環夫人所生,曹衝、曹據之同胞兄弟,魏元帝曹奐之父,娶張魯之女。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封都鄉侯。二十二年(公元218年),改封魯陽侯。
黃初二年(公元221年),進為公爵。黃初三年(公元222年),為下邳王。黃初五年(公元224年),改封單父王。 [1]
明帝寵信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燕王。魏明帝曹叡年少時,頗與曹宇親近。即位後,寵幸曹宇,賜予王位。
青龍三年(公元235年),徵曹宇入朝仕官。
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曹宇回鄴城。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詔回京都。
固辭輔臣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冬十二月,曹叡患病嚴重,拜曹宇為大將軍,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等共同輔政,囑咐後事。
曹宇
劉放、孫資長久地掌管國家機要,夏侯獻、曹肇心中忿忿不平。殿中有一隻雞飛上樹,兩人互相說:“這也太久了,看他們還能活幾天!”劉放、孫資怕有後患,私下想加以離間。
曹宇性情恭順溫和,誠懇地堅決推辭,曹叡讓劉放、孫資進入臥室問道:“燕王正是如此嗎?”劉放、孫資答道:“燕王實際是自知不能承擔重任,所以這樣。”曹叡問:“誰可以承擔?”當時只有曹爽一人在旁,劉放、孫資順勢推薦曹爽,並且說:“應當召回司馬懿參與。”曹叡問:“曹爽能承擔這件大事嗎?”曹爽汗流滿面,緊張得不能回答。劉放暗中踩他的腳,耳語說:“快說以死奉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