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畔,一艘巨大的龍舟穩穩停在渡口,燈火通明,人滿為患。

這一艘龍舟便是楊廣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打造的巨船,其目的,就是要用這艘龍舟巡遊江南,“體察民情”。

在今晚的中秋佳節,為了要與民同樂,楊廣特此下令用這艘龍舟進行遊船河,期間,可以安排一些普通百姓上船共同遊玩。

當然,這所謂的普通百姓,其實也都不普通。

在他下令之後,朝中各大臣便開始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職務,安排自己的親朋好友作為受邀的百姓名單。

除此之外,剩下的,便是那一百個單獨的名額。

可是,即便是那一百個名額,還是一點都不普通。

沒有錢,沒有點文采,也是不可能有機會獲得邀請帖的。

對於下面人的這些操作,楊廣會不知道嗎?

顯然不會。

他畢竟就是從晉王一步一步爬上來,當上皇帝的。

下面吃回扣,暗箱操作自然也是遊刃有餘,非常清楚。

只不過,對於他而言,只要影響不是太大,不至於引起民憤,那一切都無所謂。

這種節日,要的就是氛圍。

這不,平時楊廣都隻身下江南的,這次居然連蕭皇后和齊王楊暕(jia

三聲)都帶在了身旁。

自大業二年元德太子楊昭英年早逝之後,齊王楊暕便是太子呼聲最高的人選。

可惜的是,此人好大喜功,驕奢淫逸,還喜歡結黨營私,讓楊廣對他並不是很待見。

好在最近楊旭給楊廣的印象還不錯,這就更加讓他有了不立楊暕為太子的想法。

在楊廣看來,先就這麼著,等楊旭慢慢成長起來,等有了和楊暕抗衡的資本,再立楊旭為太子也不遲。

楊廣與一旁的蕭皇后說了兩句,便直接踏上了龍舟,甚至整個過程他都沒有與楊暕多說兩個字。

楊暕看在眼裡,心裡也非常明白。

都怪自己之前做事太招搖,總覺得太子楊昭死了之後,自己這個次子就是十拿九穩的太子了,所以很多時候都任意妄為,全然不顧其他。

現在他已經在盡力收斂了,而蕭皇后又是他的生母,不斷在耳邊替他說好話,這才讓他以齊王的身份坐著太子的事。

但楊暕自己也有自己的盤算。

這個皇位他肯定是要定了,至於怎麼登基,就得看具體情況了。

實在不行,哪怕效仿一下楊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在楊廣上船之後,楊暕並沒有急著跟上去,反而是叫來了幾名侍衛,也不知道嘀咕了些什麼。

過了好一會兒,楊廣開始催促他上船了,他這才揮手讓侍衛離開,自己則是慢悠悠的上了龍舟。

接著宇文家的一幫人,其他一些文武官員,江都的地方官員也跟著紛紛上船。

隨著眾人的逐個登船,也意味著賞花燈,遊船河的活動很快就要開始。

另一邊,楊旭等人正在緊張刺激的選著所需要的燈籠。

報名的人實在太多,而第一輪晉級的只有最先完成猜燈謎的一千人。

所以,與其說是選擇燈籠猜燈謎,倒不如說是搶燈籠。

若非現場還有官兵把守,估計整個搭建的高臺都要被拆掉。

好在楊旭等人佔據了有利位置,在中年男子發話的同時,便已經率先選到了自己燈籠。

原本以為這猜燈謎是一件非常費腦筋的事情。

可當楊旭眾人開啟各自的燈籠一看時,我去!

這些燈謎也叫燈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