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徵夷大將軍島津(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親町天皇之所以敢召集兵馬對付幕府,主要是島津忠直在和朝廷討價還價,一開始朝廷給出的是關白的位置,但是關白之位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
島津忠直一眼能看出這是沒有誠意的條件,天子會這麼傻嗎?這不過是天子的一次試探罷了。
所以島津忠直希望天子可以賜下一個與五攝家同等家格的姓氏,如此就可以當關白了。當然這也是忠直給天子的虛招。
雙方還在接洽,但是天子要對幕府動手的野心是藏不住了。
不過對於島津忠直要做關白一事,攝關家的幾位公卿是強烈反對,畢竟要是島津忠直做了關白,以後這位置還不是島津輝忠的?然後島津家代代相傳。
若是朝廷沒有實權也就罷了,朝廷恢復了實權,這可是割走了攝關家的心頭肉。
於是朝廷和島津忠直這邊談起了新的條件,那就是由島津忠直成為新的徵夷大將軍,不過幕府要搬遷到關東去,而且以後朝廷掌管本州的京畿西國,四國和九州,而島津家掌管東國,陸奧以及蝦夷島。
經過這番談判,島津忠直這才鬆口同意與朝廷合作。
永祿七年七月八號,這是不同尋常的一日,天子突然下達討伐幕府的詔令,宣佈足利幕府為朝敵叛賊。
詔書一經頒佈,頓時讓附近諸侯譁然,而皇室與公卿們十分興奮。
朝廷募集了四千兵馬,從京都出發進攻二條御所,御所內的三淵藤英等人急忙召集兵馬,僅有一千多奉公眾進入城內籠城備戰。
朝廷大軍與幕府軍立刻展開激戰,雙方暫時不分勝負。
這時候菊亭晴季跑來,帶來了天子冊封島津忠直徵夷大將軍的詔令,並讓他速速起兵平叛。
島津忠直大喜,這詔令可是有天子親筆書寫,又有玉璽大印,如此足利幕府的正統性被朝廷否定。
而他島津忠直可以開新的的幕府。
這一年多來的折騰總算沒有白費,他總算是離間了幕府與朝廷,讓他們互相攻伐,如今還將足利幕府的正統性剝奪,接下來只要降服足利義直,他就可以開幕。
雖然說自己這個幕府將軍暫時不能治理全國,但是他可以頂著幕府將軍的旗號辦事了。到時候,上杉謙信還會與他作對嗎?
不過他好像是足利幕府的關東管領吧?他開幕不就是島津幕府,這本朝的主君如何管得了前朝的官?要遭,上杉謙信估計要和他死鬥了!
當然這也是以後的事了,徵夷大將軍的印璽並沒有送來,如今還在足利義直的手中。
島津忠直當即率領一萬餘島津軍協助朝廷大軍,包圍二條御所,新田義信抵達城外,喊道:“我乃徵夷大將軍殿下的使臣,前來與足利大人談判!”
城牆上,明智光秀大怒道:“馬鹿野郎!徵夷大將軍乃足利大人!”
新田義信笑道:“明智大人,如今朝廷已經讓殿下擔任徵夷大將軍,況且如今的足利大人兵不過萬,困守一城,天下諸侯有幾人跟隨,如此將軍有何威嚴,而殿下雄兵五萬,領國百萬石,實力雄於眾諸侯,如今得朝廷正朔認可,比起足利大人更有資格當徵夷大將軍。”
“況且當年足利大人的先祖不也是背叛了鎌倉府?在朝廷和天子的支援下擔任徵夷大將軍之位?你足利做的,殿下自然也做的。明智大人最好去問問足利大人,若是負隅頑抗,就休怪殿下不念舊情了!”
明智光秀大惱,但是也不敢擔下此事,他立刻對身邊的明智光春說道:“左馬助,你在這看著,我親自去彙報。”
明智光秀連忙跑回御館,向三淵藤英和足利義直等人彙報此事,大部分幕臣臉色慘白,三淵藤英和細川藤孝也是相顧無言。
年幼的足利義直說道:“事已至此,也沒必要做無謂的掙扎,若是侍中能佑我足利家宗祠,我願投降。”
明智光秀跑到前面將新田義信帶進來,面見足利義直,隨後商討投降的條件,經過一日的談判,島津忠直接受了足利家提出的條件,足利義直出城投降,並上交將軍的金印。
足利義直改名為近衛義直,這是他母族的姓氏,足利義直的母親是近衛殖家的養女,來自鷹司家的子嗣。
不過等島津忠直統一整個和之國,足利義直的子嗣就可以改回足利氏。
同時足利義輝的女兒昭姬將作為次子熊若丸正室,待年長後就可成親。
島津忠直入主二條御所成為徵夷大將軍,繼位的儀式定在明年,在這期間他可以廣發書信,邀請各地諸侯前來參拜。
不過三好家第一個不承認島津忠直是將軍,他還打出足利義直的旗號,要光復足利幕府。
島津忠直立刻聯合松永久通出兵,進攻攝津,打的三好義繼和三好三人眾連連敗退。
被三好家擊敗的田山高政連忙投靠島津忠直,希望能奪回河內一國。
島津忠直連連戰勝三好家,田山高政拿著島津忠直資助的錢糧返回河內國,再一次召集舊臣,僱傭根來眾和雜賀眾出兵,攻打河內國的遊佐信教等人。
而在關東,上杉謙信決心不再理睬京畿的事情,致力於越後以及關東的發展,北條家在上杉謙信離開後就和裡見家打了第二次國府臺合戰,裡見家先勝後敗,而北條家也戰死了富永直勝等大將。
上杉謙信一回到越後,就收到了裡見義堯的求援信,上杉謙信當即出兵與北條氏康作戰。
沒多久,朝廷的使者抵達,傳達了天子的詔令,廢除了足利幕府,由島津忠直擔任新的徵夷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