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人們會說,當年強大的今川家,東海道第一弓取的今川家就敗在了義元公的兒子手中,那人可真是無能之至啊。”

今川氏真聽到這裡,苦悶的端起酒碟喝乾了酒,隨即重重地砸在桌桉上,十分不忿道:“誰來都一樣,都會是這個結果!”

“現在的今川家無兵無將,都無法和敵人痛痛快快的戰上一場!那些家火氣,忘記了本家對他們的恩情,松平,井尹,天野,飯尾這些逆賊接連反戈,本家的實力愈加衰弱,還有誰能阻止這一切發生!”

壽桂尼嚴肅道:“這種事情,只要阻止他發生就好了,本家雖然在幾年前損失慘重,但是底蘊還在,有朝比奈在遠江擋住遠州的敵人,你盡力恢復駿府的實力不就好了麼?”

今川氏真收拾了心情,點頭道:“我知道了,我一定不會讓島津忠直得逞的!”

相比較於苦悶的武田義信和今川氏真,島津忠直的日子可就瀟灑多了,早上開始練練劍道,射箭,騎馬,順便和熊若丸玩玩,當然也會被這個逆子氣到。

吃過午飯,就看看早上評議眾們處理過的政事,然後和月下齋交談,培養他的才能。等到了晚上,見一見綾姬她們幾個,他就去和其餘的側室們玩捉迷藏去了。

不過島津忠直也不是每天都這樣輕鬆,如今島津家地盤很大,但是島津家的底蘊不足,儘管他已經任用信濃本地的豪族,將他們派遣到其他三國去。

但是,這些人的才能很平庸,基本上都是按照島津忠直這邊中樞的指令行事。

為此島津忠直再一次釋出了招賢令。作為東山道的巨人,東國無雙的大將,他的招賢令引來了不少人。

不過這讓不少島津家的老臣有些不滿,比如川勝,諸星,淺野,蒼井,長井,安田等幾家紛紛找到島津規久拜訪。

領頭的淺野並不是淺野忠廣,而是忠廣的堂兄弟淺野利廣,他率先說道:“規久大人,殿下為何還要從他國招募武士,讓這些人佔據國內的職位,那我們的後代怎麼辦?”

諸星清政點頭道:“規久大人,這些人來路複雜,說不定就有他國派來的間隙,您應該提醒殿下,不得不防啊。”

“是啊是啊,難道本家的武士還不夠嗎?殿下為何還要招攬那些浪人呢?”

“如今本家家大業大,得小心啊,規久大人您可得勸勸殿下。”

島津規久看著這幾人,內心雖然不喜,但還是沒有說什麼重話,畢竟這幾家都是島津家的老臣,川勝,諸星和淺野都是譜代家臣,蒼井,長井幾家是跟隨了島津家上百年的老豪族,如今也為島津家立下不少戰功,還是得好言安撫。

島津規久說道:“這件事情,我會和殿下說一說的,你們先回去吧。”幾人這才心滿意足的退下。

隨後島津規久前去拜見島津忠直,向他說了這件事。

島津忠直微微低頭,眉頭皺起,他當然知道自家內部有派系,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比如圍攏在島津規久身邊的都是島津家在水內郡時期的老臣和豪族。

接著就是山田為首的來自關東的家臣,有小笠原長家為首的安雲,築摩,尹那等地的鄉黨。有以真田幸隆為首的小縣,左久的郎黨,也有諏訪一族,聚攏在出浦家之下的村上舊臣等等。

一個大勢力內部有各種山頭,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這是島津忠直自己也無法解決的事情,他們結成一股勢力,主要是因為人都有私心,有私心自然是要找靠山的,這就形成了山頭。

島津忠直知道,也有過敲打,但更多的還是平衡這些勢力,同時重用忠心自己,有能力的家臣。

島津忠直看著規久說道:“嗯,你說得對,這一次招募賢能的事情,應該在評議會上商量一番才行。”

翌日,島津忠直召開評議會,將招賢令一事放到了評議會上商議。他率先說道:“如今本家領地逐步擴大,打天下容易,但是治理天下太難。”

“因此,我才想到招募賢能來幫我治理新佔領的領地,不過,這會讓人覺得我島津家內無人才。你們也會覺得我處事不公,畢竟你們為我竭誠奉公,我也得考慮你們的感受。”

“所以我打算舉辦一次考核,公平的錄用有才能的人。我希望各位拿出真本事來,而不是靠著與我的情誼來上位。想要得到我的重用, 要麼為本家立下功勳,要麼透過我的考核,大家以為如何?”

島津規久當然知道忠直是一定要招募賢才的,如今能拿到評議會上說,也可以說是給了家臣們面子,他立馬說道:“殿下英明!這治理內政不是靠刀槍。”

小笠原長家當即表示道:“是啊,規久大人說的對,在下治理自己的封地還是要懂得內政的家臣輔左。”

“臣作為殿下的臣子,能做的就是在戰場上為殿下衝鋒陷陣,治理內政一事實在是無能為力。”

很快,不少人跟著說話,支援島津忠直的招賢令,淺野利廣十分焦急,連忙說道:“殿下,那些外來的浪人說不定就有細作啊!如今本家的敵人眾多,不可不防啊!”

諸星清政等人也跟著說話,但大致的意思和淺野利廣說的差不多。

島津忠直點頭道:“利廣,你所擔心的我知道,這件事情我當然會注意,一旦入仕本家,自然會有神代的目付以及戶隱眾對他的身世進行調查。”

淺野利廣繼續說道:“殿下,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島津忠直伸出扇子,擺手道:“好了,招賢令的事情就商議到這裡,規久,你們的意思呢?”

島津規久行禮道:“臣沒有意見!”

神代宗長也沒有異議,上條不在,而山田五右衛門本就是外來的人,自然是同意這件事,反正最著急的是淺野利廣這些老臣。

島津忠直一看大多數人並沒有反對此事,笑道:“好,諸位,有更多的賢才為本家治理領地,本家更加強盛,大家與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