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像柳瑜飛這樣心機深沉之輩,放棄自己的身份和麵容,偽裝成齊若雲,為的正是能夠有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他是絕對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

“念兒,到哀家這裡來。”

太后,現在已經是太皇太后了,太皇太后看到冉秋念之後,朝著她招了招手,把人叫到自己身邊來,雖然冉秋念沒能與七王爺最終結成姻緣,可這並不妨礙太皇太后對冉秋唸的喜愛。

尤其是,在終於知道了蕭殷對冉秋唸的心意之後,她看冉秋唸的眼神就更像是在看著自己未來的兒媳了。

冉秋念看著短短數日就已經消受蒼白了不少的太皇太后,知道她白髮人送黑髮人,心中苦悶是旁人所不能體會的,便乖順的上前,與太皇太后說說話,好讓她暫時可以消解一些傷心。

“念兒來之前已經聽說了,新皇登基要赦免天下百姓三年賦稅,此舉可解今年糧食不足的燃眉之急,給天下百姓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念兒聽說,這是新皇自己的主意,可見皇上小小年紀已經有了明君之相,實乃傲然國臣民之幸。”

冉秋念說起小皇帝的一些事情,來轉移太皇太后的注意,果不其然,在聽到冉秋念提起被自己自幼疼愛的小皇孫後,饒是這些日子太皇太后一直沉浸在先皇去世的哀傷中不能自拔,此時也眉目舒緩了些。

“那孩子從小就是被先帝一手教大的,雖然年紀小,可也已經習得了先帝二三分的治國之策。”

太皇太后寬慰的說道。

正當冉秋念與太皇太后說話的時候,太后也聞聲看了過來。新帝登基,原太后成了太皇太后,原本的皇后自然也晉為了太后。

雖然今日是太后所出的新皇登基的日子,可這位平民出身的太后面上卻看不出什麼喜怒。新皇雖然是她親生,但是先帝擔心慈母多敗兒,所以從新帝剛出生的時候,便讓人把新帝送去東宮教養。

可以說新帝幾乎是先帝一手帶大的,卻與太后並不如尋常母子那般親厚,但也算是孝順懂事。

“我觀太后娘娘神色有異,可是有什麼要說的?”

冉秋念自然感受到了太后的注視,她暫停下與太皇太后的交談,轉而看向了太后,溫聲問道。

“怎麼沒見著張氏?”

太后被冉秋念這麼一問,微微一怔,似乎沒有想到冉秋念會先對自己開口,她猶豫了半晌,才說出自己疑惑的地方。

今日打從她們進殿之後,這先帝的張貴妃,如今的張太妃,便遲遲不曾露面。往日有這等出風頭的地方,她可是從來不會缺席的,所以面對太后的疑惑驚訝,所有人都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的。

“是啊,今日可是新皇登基的大日子,這張太妃好端端的,竟然敢缺席?實在是不像話。要不還是趕緊派人去太妃寢宮問一問,看看是怎麼回事?”

在太后的疑問提出來之後,其他的人也才反應過來這件事情,更有人直接提議派人去催促一番。

“派個人去問問吧,她若是真的不想來,那就別來了。今日是新皇登基大典,若是心不誠,來與不來沒什麼兩樣。”

張太妃在先帝還在的時候就在宮中很是我行我素,仗著家世張揚跋扈慣了,時常會與後宮的妃子們爭執起來,太皇太后也對她多有不喜。見她竟敢不來新皇的登基大典,更是直接下令讓她乾脆別來了。

“太皇太后息怒。”

眾人見太皇太后面帶薄怒,紛紛起身規勸道。

“喲,這大殿里正熱鬧著呢,看來本宮是來的不是時候。今日是個大好的日子,太皇太后何必這麼大的火氣,當心氣多傷身。”

正在眾人起身勸解太皇太后的時候,門外忽然傳來了一道張揚的聲音,正是遲遲不曾出現的張太妃。

眾人紛紛向她看去,卻很快就或驚或怒的皺起了眉頭,今日雖然是新帝登基大典,可先皇駕崩不過半月,本應還在喪期,她們這些曾經是先帝妃子的宮妃們,按照守孝的規矩,是不能穿紅著綠,也不能盛裝打扮的。

可是這個張太妃,卻一身大紅的鳳袍,滿頭的金釵朱翠,豔氣逼人,一副神采飛揚的姿態。

她這是瘋了不成?眾人紛紛揣測起來,太皇太后更是直接沉下了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