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脫身(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等太后笑話他,七王爺便接著說了下去:
“說來這事也怪兒臣,兒臣名下的鋪子與冉姑娘的首飾鋪原本是打算合作的,這事一直都是由兩家手下的掌櫃在其中協商,哪知這訊息就傳到了安姑娘的耳朵裡。”
“兒臣聽說安姑娘的好友也開了一家首飾鋪子,可是卻經營不善,被冉姑娘的鋪子給比了下去,再加上兒臣與冉姑娘兩家鋪子聯合之後,只怕安姑娘好友的鋪子更是開不下去了。想來安小姐是為了給她的好友出氣,才會帶人去砸了冉姑娘的鋪子。”
七王爺把這件事情歸咎在做生意上,半點兒沒有提及他們的私人恩怨,也是不想給冉秋念惹來什麼流言蜚語。
安琦珞聽了,卻羞得滿臉通紅,她強自說道:“什麼為好友出氣?柳雲瑤何時算得上本小姐的好友了?她也配!”
這話脫口而出之後,安琦珞立馬便反應了過來,她懊惱的捂住了嘴,卻已經太遲了。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無論她如何懊惱後悔自己不經腦子的這些話,可是也無法挽回了。
太后原本還有些猶疑不定的態度在看到安琦珞這會兒的反應,那還能不知道自己今天是被安琦珞給耍了,她心裡生氣,可到底還顧念著這些年來的情分,沒有立即發作。
“琦珞,你方才說的這些可是真的?老七說的這些,還有先前冉姑娘說的,你可還有什麼要辯解的?”
安琦珞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能挽回自己在太后這邊的印象,她咬了咬嘴唇,忽地委委屈屈的哭了起來,對著太后滿臉懊悔:
“琦珞知道錯了,琦珞不該為了一時之氣,做出這麼多任性的事,還驚動了太后娘娘。可是琦珞被冉小姐當眾羞辱,也是不假的事實。琦珞就是太氣不過了,所以才沒對太后娘娘說出全部的實話,還請太后責罰。”
看到安琦珞這般難過委屈的樣子,太后到底疼了她這麼久,見狀自然是心軟了下來,不忍心繼續苛責。
可今日也確實是讓冉秋念平白遭了一場罪,若非老七來得及時,她可就要讓這孩子受大委屈了,想到這裡,太后只能對著從方才起就一直默不作聲的冉秋念溫聲安撫起來:
“今日是琦珞的不是,哀家就罰她給你當面賠罪,把你鋪子裡的損失照價賠了,你看如何?”
太后這是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意思,不說冉秋念同不同意,蕭殷和七王爺也是不滿意這個處理結果的。
七王爺更是直接開口對著太后說道:“兒臣知道母后一向疼寵安家小姐,可今日若非我們來得及時,那一指厚的板子真的打了下去,冉姑娘如今又會如何?母后可不能太過厚此薄彼。”
七王爺知道想要讓太后今日真的重罰安琦珞是不可能的,但他也不甘心讓冉秋念就這樣平白受了委屈,話盡於此,不過是想多給冉秋念爭取一些補償。
太后本就心裡愧疚,聽到七王爺這般說了,稍稍一想,也意識到自己方才的話有些不妥,她嘆了口氣,失望地看了一眼安琦珞,對著冉秋念開口繼續說道:
“冉姑娘放心吧,今日之事哀家定會給你一個交待,琦珞既然犯了錯,自然要受罰。便罰她在家禁足,抄寫禮則篇百遍,不抄完不得出府,這樣如何?”
太后娘娘話都說到這地步了,冉秋念也不能繼續揪著不放,她起身對著太后謝恩。七王爺見狀也不再多說什麼,他方才那話第一遍有用,多說,可就不好了。
他雖然還是有些不滿意對安琦珞的懲罰,但見冉秋念都已經接受了,便沒再多說,畢竟他與太后雖然情同母子,卻到底並非親骨肉,更何況這是在天家,他的身份到底還是有些尷尬。
冉秋念和蕭殷一起走了出去。
安琦珞原本還想多留一會兒,試圖再與太后求求情,誰知道太后早就對她失望極了,吩咐掌事宮女直接將人送回了府,把她的口諭頒下去,讓安陽侯府好好管教。
“老七,往日哀家從未見你對什麼人這樣上心,尤其還是對一個女子,你是不是對那冉家小姐有意?”
將人全都遣散了,太后獨獨留下七王爺,將人叫到近前問了起來。
七王爺笑了笑,並未否認:“兒臣確實對這位冉家小姐很有些好感。”
“你這孩子,這麼多年總算是想要定下了,我看著冉家姑娘落落大方,雖然被逼到絕境,卻依然不失風骨,確實是個不錯的孩子。若是老七你有意,哀家可為你下旨賜婚。”
太后見七王爺難得有了喜歡的姑娘,便打算為他下旨賜婚,從剛才發生的那些事看來,她也對臨危不懼,進退有度的冉秋念很是有些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