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2 藤原出獄(第2/3頁)
章節報錯
巴託副校長沒有一點不快,表現出非常理解。
醫改的內容要是洩露出去,巴託副校長也能想象到,趙維忠必然會遭到西醫全力反攻,更不用說副職轉正了。
西醫利益集團雖然無法決定政府衛生系統的人員任命,但是想全力阻攔一個人升職還是能辦到的。
趙維忠也是坐穩廳長位置以後,真正全面主持衛生廳工作,掌控住局面才敢將醫改的事情提上日程。
今天來蒙疆中蒙醫藥大學,就是趙維忠打算推行新醫改的訊號。
「陳教授、巴託教授!你們覺得蒙疆現在具備推行醫改的條件嗎?」
趙維忠這次沒有稱呼陳靜山、巴託的職務,而是稱呼他們教授。
就看出趙維忠不再向下屬詢問,而是向兩名有著豐富行醫經驗、教育經驗,瞭解蒙疆中醫、蒙醫情況的專家教授諮詢。
趙維忠沒有看見趙維忠、巴託想象中的喜悅,而是看見兩人都陷入沉默。
許久,陳靜山才緩緩說道:「從年初事件中醫的表現,國家對中醫的態度出現了明顯的變化,調整了中醫的領導,出臺明顯扶持中醫的政策,政治環境上,提出傳統醫學特色的醫改道路是正確,國家也需要樣板,探索中醫的發展。」
相對於趙維忠,陳靜山這些學者們,對國家對於中醫的態度轉變更加敏感。
巴託也補充道:「國家對少數民族民族醫學一直有扶持政策,有蒙醫的加成,或許您提出特色醫改很有可能成為國家的醫改試點。」
「陳教授,巴託教授!這麼說醫改之路是可行的。」
如果真的能成為國家的醫改試點,趙維忠覺得自己壓力減少很多。
哪怕是自己離開現在的崗位,也不用擔心被西醫利益集團反攻倒算,人走政息。
「國家政策方面沒有問題,關鍵是蒙疆地區現有的中醫、蒙醫是否能支撐醫改,還需要真正走到下面調查。」陳靜山對趙維忠的醫改並沒有那麼樂觀,及時提醒道。
「陳教授、巴託教授!對於蒙疆地區中醫、蒙醫的現狀您二位比我瞭解,我過來就是向二位諮詢的。」趙維忠虛心請教道。
「趙廳,不瞞你說,這二十多年來,傳統醫學的質量一直在走下坡路,老中醫一個接一個地離開,新生代的中醫沒有能力彌補他們的空缺的位置已經是普遍現象。」
陳靜山將傳統醫學的現狀,還有過去二十年中醫教育的問題,不加隱瞞地告訴趙維忠,要讓他對中醫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趙維忠因為接觸陳靜山、黃素這些優秀的中醫,對蒙疆中醫、蒙醫的現狀保持的是樂觀的認知。
卻不知道,十年以西醫為主的中醫教育,讓中醫已經出現了斷層。
這十年培養出來的更多是四診辨證不通,拿著西醫檢查報告,開中成藥的「中醫」。
果然,瞭解真實的中醫現狀,趙維忠緊皺眉頭,沉默思索。
許久,趙維忠說道:「看來要真的到下面走走,才能瞭解中醫最真實的情況了。」
很快,趙維忠變得康慨十足,邀請陳靜山和巴託:「陳教授、巴託教授!學校寒假期間,貴校組織一支考察對,和我去下面的市縣做一下調研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
,
「這沒有問題,趙廳打算要組建一個大規模考察團。」陳靜山非常爽快地答應道。
「不需要多少人,中醫、蒙醫的教授各一人就行,我們就是下去了解一下情況,人不在多,而在精!」
人數越少,反而代表趙維忠對這次考察很重視。
如果是一群人呼呼啦啦下去,那真的就是走個過場。
「趙廳,我們中醫系這邊就安排黃素,你們是熟人,工作起來更方便。」
巴託說道:「趙廳,我們這邊等確定人選,再給您答覆。」
趙維忠笑呵呵地說道:「這個不用著急,還有一個多月呢。」
「趙廳,我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陳靜山猶豫一陣問道。
「陳教授,我們也是老熟人,有什麼話儘管說。」
「趙廳,您這次最好也要帶著一兩名西醫下去,如果帶著中醫、蒙醫專家下去態度明顯,還有帶著西醫下去,也可藉助考察綜合醫院,調查一下綜合醫院的中醫治療。」
聽了陳靜山的話,巴託也補充地提醒道:「醫改實施以後,綜合醫院肯定也在改革的範圍內,那麼調查綜合醫院的中醫情況就是必要的。」
在趙維忠的一項醫改政策中,就有今後西醫在臨床診斷時,同時要出具中醫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