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來晚了,錯過了一場好戲!”

“可惜你們剛才不在針灸展臺,錯過一場神奇的表演。”

看過學長艾灸療效的同學,見到認識的同學,瞬間變成自來水,幫著學長宣傳。

在這些不瞭解中醫的學生眼裡,學長用不到半小時就治好睏擾多日的腰疼,簡直就是神乎其技,更何況男同學的腰疼就連西醫都無法治好。

一場引起共鳴的科普演講,一場神乎其技的現場救治,為早已遠離中醫的中國的現代青年掀起一角。

獵奇、探尋,激發起現場同學的瞭解中醫的興趣,也吸引了一批對中醫不感興趣的人來到活動現場。

匯聚在體育館的學生越來越多,每個展位都圍著大量學生,暖心社的社員們也賣力講解,用互動活動調動學生的興趣。

張楚良對著前面圍觀的同學問道:“大家知道什麼是中醫引導術嗎?”

有的同學回答道:“應該就是氣功吧!”

“說引導術是氣功對也不對!”張楚良解釋道:“導氣令和,引體令柔。導引是我國古代的呼吸運動(導)與肢體運動(引)相結合的一種養生術,是氣功中的動功之一,與現代的保健體操相類似。”

一聽到引導術竟然是氣功氣功,圍觀的同學臉色都變得難看起來,眼睛裡帶著審視和懷疑。

看著學生的表情,張楚良解釋道:“中醫的氣功可不是什麼封建迷信。你們印象中的氣功,八十年代氣功熱,被騙子誇大了的氣功。”

有好奇的同學問道:“那中醫的氣功是什麼呢。”

無論接受多高的教育,也改變不了人對未知事物好奇的求知慾。

張楚良解釋道:“氣功其實一點都不神秘,它就是一種中國傳統的保健、養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為手段,起到強身健體、健身延年的作用。”

“給大家舉個例子,當你把大腦放空的時候,就會感覺到身體處於一個非常放鬆的階段,這就是意識的調整。”

“引導術就是身體活動的調整,也就是氣功中的動功。”

八十年代的氣功熱,民眾狂熱的追捧和大量騙子的藉機牟利,讓氣功徹底被定義為封建迷信。

從此,提及氣功就是封建迷信。

氣功熱是當時時代背景的產物,與之同樣的還有特異功能。

八十年代,國門開啟帶來的自卑感,遇上中國醫學氣功學會成立,就形成了氣功熱客觀因素。

氣功熱不過是我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唯一寄託罷了。

開啟國門見識到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差距,發現多年“趕英超美”的口號遠遠沒實現。

當時的氣功、特異功能被整合為“人體科學”,從所謂的“人體科學”上取得新突破和超越西方,大量騙子為了斂財表演一個特異功能的騙術,誇大了氣功的功能。

只不過特異功能是真正的騙局,而氣功則受到了池魚之殃。

聽到了張楚良的解釋,這些學生的臉色才好了起來。

張楚良繼續問道:“你們知道中醫有那些導引術嗎?”

“我知道!”

一名學生說道:“五禽戲!”

張楚良點點頭說道:“五禽戲,沒錯!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出現與‘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相結合的名為‘熊經’‘鳥申’的二禽戲。三國時期的華佗根據‘熊經’‘鳥申’把導引術歸納總結為五種方法,名為“五禽戲”,即虎戲、鹿戲、熊戲、猿戲、鳥戲。”

聽了張楚良的介紹,大家才知道引導術竟然有這麼悠久的歷史。

張楚良詢問道:“大家想不想學習五禽戲。”

“想!”

下面所有的學生一齊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