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5 大學城中醫主題嘉年華(第2/3頁)
章節報錯
活動現場都是社團成員們利用週六下午的時間,搭建完成的。
黃素看看時間剛到八點,問道:“凌蕭同學,今天的活動由誰演講。”
凌學姐回答道:“黃老師,由我和李燕同學演講。”
“這樣,距離活動開始還有一個多小時,凌蕭和李燕你們先排練一下,看看裝置有沒有故障,也讓你們熟悉一下要講的東西。”
黃素眼睛從凌學姐和李燕身上掃過:“你們兩個誰先來。”
李燕在寢室練習了很多遍,但是真正面對這麼多人演講,心裡還是有些緊張,眼睛不由得看向凌學姐。
“凌學姐,你先來吧!我看看你怎麼講的,學習一下。”
凌學姐非常自然地走上小舞臺,開啟膝上型電腦,多媒體和投影儀。
看見幕布上出現電腦熟悉的桌面,凌學姐在膝上型電腦上插上自己帶來的u盤,把自己的演講稿和李燕的演講稿拽到桌面上。
為了這次演講,四個演講人都做了ppt演講稿,將演講的框架內容寫在演講稿上。
李燕因為不會使用ppt,演講稿都是凌學姐幫忙做的。
做演講稿的過程中,李燕也慢慢學會了ppt的基本操作。
僅僅一個演講稿的製作,李燕就體會到黃素說的,勇敢嘗試後,一定會有收穫。
如果沒有這次演講的機會,李燕根本接觸不到這些電腦辦公軟體,更沒有機會去會這些電腦辦公軟體。
演講稿開啟,黃素和參加活動的二十多名社員一起看著舞臺上的凌學姐。
面對這麼多眼睛的注視,凌學姐沒有半點緊張,徐徐地展開自己的演講。“中醫是什麼?是草藥,是針灸,還是拔罐,刮痧?這些都是中醫的組成,是中醫治病救人的手段。中醫是千百年來老祖宗留給我們防身護命的一個大禮包、是我們的朋友,只是很多人疏遠了這個朋友,這個朋友專門幫我們清掃疾病,增進健康。我們今天不講高深莫測的中醫知識,就看看中醫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體現它的價值。”
接著,凌學姐用自己小時候親身經歷舉例子,開始講中醫生活中如何體驗它的價值。
小時候,凌學姐不小心淋雨了,回到家,全身衣服溼透,就開始打噴嚏,怕冷,這時如果不及時醫治,就容易感冒,甚至發熱。
所以爺爺一看到凌姐學這樣子,趕緊讓她把溼衣服換掉,把頭髮擦乾。
爺爺雖然不懂中醫,卻根據老一輩留下來的經驗煮一碗蔥薑湯給凌學姐喝。
“出出汗,把寒氣往外趕趕,鼻子就通氣了,就不打噴嚏了。”
不一會兒,爺爺從廚房裡端出一碗熱騰騰的蔥薑湯。
凌學姐一喝覺得既燙嘴又辣,哀求地問道:“爺爺,能不能放涼點喝,或者少喝一點?”
爺爺笑笑說:“要趁熱慢慢喝,而且喝完才有效,喝完後還要蓋被子,讓渾身出些汗、你就不會感冒了。”
凌學姐知道生病與喝這蔥薑湯比起來苦多了,而且搞不好要被送到衛生站打針,那比喝這蔥薑湯更難受。
凌學姐就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喝,邊喝身體就邊出汗,本來鼻塞,呼吸不暢,被這蔥薑湯的熱氣一燻,鼻子很快就通了。
喝完後沒蓋被子,身體都出了很多汗,用被子一捂,身上汗出透了,就去換套衣服,身上馬上舒服了,又活蹦亂跳了。
凌學姐一邊在舞臺上走,一邊講到:“爺爺雖然不懂醫術,可是祖輩留下來的經驗,爺爺知道寒氣傷,蔥薑湯,趁熱喝,發汗良的道理。”
凌雪肌繼續說道:“從此以後,凡是感受風寒溼初起,不用爺爺勞心費神去煮蔥薑湯了,我自己一個人就知道跑到廚房去切薑絲和蔥花,水稍微一滾,把這些放進去,記住不要熬太久。一兩分鐘滾開,趕緊把蓋子蓋牢,悶出藥氣來,這一碗蔥薑湯喝下去,一般及時的話,都會好個七七八八。所以我從小很少吃其他的感冒藥,我吃的就是廚房裡的食療製品,既方便又健康。而且很少一個感冒拖個十天半個月的,都是兩三天就好。”
“等我學中醫以後,才知道蔥薑湯是一道以蔥白、生薑為主要材料製作的中醫藥膳方子,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對偶感風寒有療效。”
“所以說,中醫知識早就已經融入到中國人日常生活中。”
凌學姐聲情並茂地講完自己小時候地故事後,透過自己的故事,延伸了很多生活中常用地中醫小技巧。
演講結束,黃素和現場地社員們不約而同地為凌學姐經常地演講鼓掌。
凌學姐走下講臺謙虛地問道:“黃老師,我講得怎麼樣?”
黃素說道:“非常好,看到你們如此用心地準備,我們這次巡迴活動絕對能夠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