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大家對曾經中醫系的課程都有極深的怨念。

“這還用問,當然要把西醫的課程全部廢除,改到正本清源的時候了,看看過去那還是中醫系嗎,學生在中醫系學5年,中醫和西醫課程的比例說是3:7,但學生用在西醫、英語、計算機上花費的時間不少於80%。除去一年的臨床實習和寒暑假,真正用在中醫上的功夫不到1年,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能給人看病嗎。”

一位教授激動地站起來,一邊拍桌子,一邊用近乎嘶吼的聲音痛斥著。

說完,這名教授看向黃素問道:“黃素,你就說說你們市醫院裡的兩個中醫畢業生,是不是隻有在你身邊跟師又學了三年,才能獨立給病人治病。”

黃素輕輕地點點頭,證實這位教授的說法。

這位教授憤怒地拍著桌子道:“看看,這就是我們這些年培養出來的準中醫。”

陳靜山兩手下壓道:“老魯你不要激動,我知道大家這些年醫科大明裡暗裡的打壓都有怨氣,現在我們獨立出來,一切都是從新開始,我們就是要商討出一個最佳的授課方案。”

魯教授坐下後依舊強調道:“這有什麼好商量,必須把西醫的東西全部清除掉,恢復中醫經典教學。”

韓教授先反駁道:“我認為老魯的做法有待商榷,先不說學習西醫課程有沒有必要,單單是現在中醫資格考試裡面就有一部分西醫知識,難道我們就讓學生畢業以後,連資格證都考不上嗎!”

魯教授怒氣衝衝地看向韓教授說道:“老韓,按照你的意思我們依舊按照原來課程,那我們千方百計將中醫系獨立出來還有什麼意義。”

“你看看我們現在培養出來都是什麼中醫,很多中醫面對患者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用西藥,然後再配合中藥,這些人還是中醫嗎!”

“看看現在的患者到醫院每每選擇的是西醫第一,中醫為其次,我們身為中醫從業者難道不感覺到汗顏嗎。”

韓教授耐心地解釋道:“老魯你著什麼急,我又沒說要沿用曾經的教學方案。我們可以透過上調中醫經單學分的比重,下調西醫課程學分的比重,分出主次,畢竟學生能不能從事醫生職業,還需要執業證書。”

聽了韓教授的解釋,魯教授依舊憤憤不平,雙手環抱不說話。

陳靜山觀察在座的教授們,很多都和魯教授抱有相同的觀點。

一時間,會議室再次陷入僵持。

陳靜山只能再次看向黃素,讓自己愛徒打破僵局。

“黃素孫教授是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方面專家,你是她博士生,我相信你對中西醫比重應該有更深刻的理解,說說你的想法。”

黃素沉思一陣說道:“我贊同韓教授透過調整學分的比重,來調整中西醫課程比重,但是如何調整就要細細琢磨了。”

黃素環視所有的教授繼續說道:“西醫所有的學科難道真的就對中醫一點用都沒有嗎,我覺得不盡然。”

“我講一個我真實的案例,病情期間我治療了一名白肺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我就是時時刻刻觀察白肺的變化情況,不斷地調整用藥的劑量。更不用說治療癌症,更需要觀察用藥後癌細胞的變化,難道醫學影像診斷學對中醫沒有嗎,它可以作為中醫四診合參的延伸,讓中醫用藥更精準。”

看著所有的教授再次陷入沉思,有些被黃素說服的跡象,陳靜山繼續問道:“黃素說說你的想法。”

“我建議醫學影像診斷學這種對中醫治療有幫助的學科,我們可以保持與中醫課程一樣對學分比重。”

黃素看向韓教授說道:“至於韓教授擔心學生畢業,缺少西醫課程是否能考取執業證書,這也簡單,中醫執業證書,考西醫方面的是《西醫及臨床醫學》主要的內容包括醫學倫理學、衛生法規、傳染病學、內科學、診斷學基礎,這些學科我們可以設為必修,但是要降低學分,至於其他中醫用不到西醫學科,可以變成選修課,學生可以按照興趣自行選修。”

黃素也漸漸投入地繼續說道:“說道課程安排,我們更應該注重學生醫德的培養,我相信大家應該聽說了,我曾經工作的市醫院就因為院長加大開大處方的檢查,斷了一些人的財路,就遭到全院甚至多數醫生的排擠陷害。”

聽到黃素的講述,在座的教授們紛紛點頭。

畢竟,中醫系很多教授都參加了消費付費的試點,是親身經歷者。

黃素繼續說道:“中醫自古就重視中醫醫德,歷代中醫先賢都強調,醫是仁術,醫生以救人疾苦拯人危難為己任,非品德高尚者不能勝任之,醫德是習醫立業的根本。”

“然而,我們現在的大學教育完全忽視了醫德教育。醫德教育不是上課的第一天,背誦一遍大醫精誠就結束了,而是要始終貫穿學生的在校生涯,要不停講,反覆地講。”

聽了黃素的話,所有教授沉思地不停點點頭。

黃素繼續說道:“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我們中醫招生應該增加文科生,文科生的思維是建立一個能夠理解關係的邏輯,主要物件導向,而理科生的思維則是處理關係的邏輯,主要程序導向。”

“文科生要想完整地、系統地理解事物,就要以理解關係、建立關係為始終,以抽象關係,推演關係為過程,文科生更加適合中醫的辨證論治,而理科生本接受的是西方科學教育,與中醫的理論是有衝突的,在學習期間還要先有一個思維轉變,理科生更適合學西醫而不是中醫。”

招生選擇上也是中醫教育長久存在的一個誤區。

大家能想象一個習慣用公式解題人,突然有一天讓他們拋開公式,讓他根據現象分析本質,做一道哲學的論述題是什麼樣子的嗎。

中醫四診合參看病的過程就是一道論述題,需要是透過推演關係,從現象分析本質,思維方式是文科的思維方式。

中醫教育卻是將理科思維,強行地扭轉成文科思維,卻把更多適合中醫的人拒之門外。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