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2 陸老的影響(第1/3頁)
章節報錯
陸老所住套房的會客廳裡,黃素、李偉英、陳靜山、孫教授四人端坐,等候陸老從裡面的臥室出來。
中午聽到黃素說的悄悄話,可是把李偉英嚇得不清。
沒想到就是一份對病人、醫院、醫生三者都有好處的新收費模式,竟然觸碰到了某醫的根本。
整整一下午,李偉英都在彷徨不安中度過,心裡多次起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可是一想到,為了自己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設想,已經驚動了蒙疆省最權威的中醫專家,國家最權威的中醫科研單位,已經成為中醫的泰山,李偉英知道自己已經無路可退了。
看著坐在自己身邊的陳靜山、孫教授,和在臥室裡換衣服的陸老,李偉英這心總算是踏實了很多。
不多時,陸老穿著一身寬鬆的對襟漢服從臥室走出來。
陸老是1920年生人,現在已經八十多歲的高齡了,生活依舊可以自己照顧自己。
走路穩健的步伐,和五十歲的人差不多。
首屆國醫大師是2009年舉辦的。
首批三十位國醫大師都是一零後、二零後。
現在還有好幾位和陸老一樣,已接近百歲或者百歲高齡依然工作在一線的診室。
一種醫學,無論你把自己說的在天花亂墜,把其他醫學貶低的一文不值。
作為一名從業者連自己都無法保證健康長壽,壽命遠遠超過普通人。
不知道你是自己學習有問題,還是你學習的醫術本身就存在問題。
看看某醫,七十歲仍然在醫院工作的都是高壽了,是鳳毛麟角了,到了八十歲基本上就是絕跡,根本就看不見。
再反觀中醫,六七十歲的中醫都不好意思稱呼自己老,八九十歲依然在一線工作極為普遍,百歲依舊坐診的經常也能在報道中聽見。
陸老穿著一身寬鬆的漢服坐在主位,笑呵呵地說道:“讓你們等著急了,年紀大了,居家的時候就喜歡穿一些寬鬆的衣服。”
李偉英拘謹地起身半鞠躬後,緊張地說道:“陸老,我父親讓我先代他給您問好。他聽說您到了草原市,已經做最快到火車來見您來,還千叮嚀萬囑咐我一定要照顧好您起居生活。”
“你父親現在也退休來了吧,他現在身體怎麼樣?”
陸老這一生是桃李滿天下,雖然不知道李偉英父親是哪一位。
六十年代,陸老在蒙疆省支邊的時候,培養出來的那批人,都已經是六十多歲,快七十歲的人了。
甚至有些改西學中的人,都已經七十多了。
感受到陸老聊家常到親近,李偉英也接著說道:“我父親已經退休七八年了,現在身體好著了,退休下來也閒不住,在自家開了一個小診所,也不指望他掙錢,就是給他找個事情做,也算是發揮餘熱。”
“好!繼續發揮餘熱好,既然學了一身醫術,就要有人退休醫術不退休到覺悟,要繼續用自己的醫術服務人民群眾。”
中醫人的精神還是非常讓人敬佩的,多少走上領導崗位的中醫,無論身居什麼樣的高位,最終都回歸到了一線門診工作。
陸老如此、孫教授如此、張院長亦是如此。
李偉英附和地說道:“我父親和您說的一樣,退休不到半年,他自己就弄了一個小診所。”
陸老身體輕輕靠向沙發柔軟的靠背,看向李偉英說道:“小李你父親是和我學過醫術,你也不是什麼外人,你就給我們詳細說一下你設計出來的那個收費改革。”
孫教授也恰到好處插話道:“黃素只是跟我們說了一個大概,我們還是想聽聽你這個當事人的想法,這樣我們在做論證的時候,也能做到有的放失。”
“那我就給陸老、孫教授、陳教授介紹一下,我這個不太成熟的想法。”
李偉英停頓了許久,在心裡打好腹稿。
在這麼多權威專家面前,闡述自己的設想,李偉英還是非常緊張的。
“我的這種醫院收費模式區別於現在的按專案付費。隨著醫院逐漸以追求經濟效益為目標,簡單而又缺乏監管的按專案付費非常容易產生過度醫療,增加病人的經濟壓力,實不相瞞,我們市醫院正在經歷這樣的事情,現在正在對市醫院大處方、大檢查進行徹查,但我相信這種不正常的現象絕對不是我們市醫院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