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的小草頑強地頂破頭上溼潤的泥土,接受著衝破黑暗的第一縷陽光。

荒蕪廣袤的草原重新煥發了生機。

初春的氣溫變暖,蒙疆醫科大學的建築隊開始對市醫院的舊樓改造。

在東北地區,進入冬季後,所有的施工工地都會因為天氣原因停工。

冬天就是剷車、挖機都挖不開東北的土地,更不用說裝修了,水泥摸到牆上都不用等貼瓷磚,就已經凍住了。

復工都要等到第二年的凍土解凍,氣溫回升,時間大約在四五月份。

五月份蓋房子,在以前東北地區也成為了一種習慣。

所以,臨床醫學學院想在成立的第一年就招生開學,市醫院的舊樓改造是唯一的辦法。

新樓、舊樓的忙碌,讓市醫院顯得更加忙碌。

陳靜山也一直處於忙碌之中,幾個月來,一直為中醫系獨立建院的資金忙碌。

臨床醫學院都已經開始施工了,陳靜山那邊的資金依舊沒有訊息。

市醫院把舊樓賣給蒙疆醫科大,併成為蒙疆醫科大附屬醫院,在醫院內部引起一陣轟動。

醫院因為忙碌,很快又恢復了每天重複的日子。

今天是黃素在針灸科坐診的日子。

在黃素指導下,秦良依次在一名面癱患者的百會、風池、睛明、地倉、頰車施針。

新來三名醫生了,秦良的進步是最快的,本就紮實的針灸基本功。

在黃素監督教導下,已經敢嘗試在人體的要穴施針了。

黃素默默點頭讚許秦良進步的時候。

隨著敲門聲,張誠推門而入。

“主任!何老師請您過去一趟。”

“怎麼回事,遇見棘手的病人了?”黃素起身詢問道。

“主任!我們診室來了一名二歲的小病人,何老師應付不了。”張誠解釋道。

“走,我跟您過去看看一下!”黃素轉頭叮囑秦良道:“等留針三十分鐘後,你正常起針就行了。”

“主任,我知道!”

秦良一邊觀察病人,一邊回答道。

走出辦公室,黃素問道:“病人是怎麼回事!”

張誠解釋道:“小孩子內熱積食,上次何老師給孩子開了清熱降胃的中藥,可是孩子太小,怕苦,中藥湯根本就不喝,今天過來複診,讓何老師想想辦法怎麼才能吃藥。”

清熱方劑,在中醫五味之中,就是味苦之藥。

苦寒之藥,很多成年人都很難以忍受,更不用說是兩歲的兒童了。

這就是陳靜山和趙維忠所說的中醫的一個缺點的體現。

中藥給藥途徑單一,對急危病人、小兒病人帶來用藥不便。

面對小兒給藥困難,在常見病上,中醫還可以採用小兒推拿治療。

小兒推拿在中醫裡面也是一個完整的學科,是中醫兒科的必修課。

何慧只是一名中醫本科生,並不懂兒科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