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小姐姐來不及理會被撞得疼痛,急忙問道:“王醫生在嗎?”

“王醫生手裡面有患者,現在在住院處給患者診治呢。”張遠看了一眼護士道:“你是哪個科室的,找王醫生有什麼事。”

“這可怎麼辦?”護士小姐姐急得直跺腳,最後問道:“我是急診科的護士,我們接收了一名乙腦患者,現在依然高燒不退。你們內科現在還有其他的醫生嗎?”

張遠將黃素拉倒身邊道:“你看他行不行。”

護士小姐姐看著黃素年輕的臉龐,退後兩步,撇嘴審視著黃素遲疑道:“這麼年輕,他能行嗎,人命關天的事情,可不是開玩笑。”

張遠拍著胸口保證道:“護士,你別看黃醫生是過來進修的,他的醫術可是經過我們科室主任和王醫生認可的。”

聽見得到了內科主任的認可,護士小姐姐才放下心來道:“那我們趕快走吧!”

急診樓。

護士小姐姐在前面領路道:“這邊。”

“王護士,王醫生怎麼沒來。”

走到患者的急診床位,一名急診醫生看見護士小姐姐身後沒有王新路問道。

王護士解釋道:“胡醫生,王醫生有患者沒有時間,內科的黃醫生來了。”

胡醫生見到年輕陌生的黃素問道:“內科沒聽說有個黃醫生,你是新來的。”

內科經常和急診科打交道,張遠也認識胡醫生,急忙解釋道:“黃素是來進修的。”

一聽到是來進修的醫生,胡醫生眼裡露出了懷疑不信任的神色。

大城市的醫院裡的醫生,對邊遠或者是小城市的醫院的醫生有著天然的優越感。

見到胡醫生的臉色,張遠又把與王護士說的話又與胡醫生說了一遍。

胡醫生這才臉色緩和,淡淡地道:“那就麻煩黃醫生幫忙看看了。”

黃素走進隔簾,就看見床上一名六歲的小女孩上半身懸空在床外,不停地嘔吐。

患者的父親面色陰鬱,拿著痰盂接著小女孩的嘔吐物,嘔吐物裡帶著喝下去的中藥。

患者的母親坐在病床上,滿臉的心疼,一隻手扶著小女孩,一隻手輕輕捋著她的背部,嘴裡不停地念道:“這藥都和進這麼長時間了,怎麼還沒有見效呀。”

黃素細心地觀察著小女孩的情況,患者整個身體無力地靠在母親的懷裡,四肢有輕微抽搐的現象,右腮紅腫脹大,精神萎靡。

黃素先詢問胡醫生:“患者體溫多少度。說說你們辯證,又開的什麼藥。”

胡醫生回答道:“腦CT顯示患者出現了腦萎縮的跡象,加之舌紅乾燥,脈數有力,伴有,頭疼、噁心、嘔吐、四肢抽搐,雙目無神,我們判斷是乙腦,以銀翹散加白虎湯治療。又靜脈注射了醒腦靜注射液。”

一聽胡醫生開口第一句先說腦CT的結果,黃素微微皺眉,臉上一閃而逝露出了不悅的神色。

廣安門醫院的急診科與其他醫院的急診科不同,她是立足中醫為主,採取中西合作的急救治療方式。

從什麼時候開始廣安門醫院也先以西醫檢查為第一判斷依據了。

胡醫生沒有觀察到黃素的異樣,繼續說道:“患者來時高燒40.5攝氏度,現在降到39攝氏度。”

黃素點了點頭表示瞭解了,如果患者真的是乙腦,結合舌象脈象,衛氣同病型乙腦,胡醫生開的方子確實沒錯,銀翹散是治療暑溫的良藥,白虎湯更是治療流行性乙腦的重要方劑,現在退燒這麼慢,看來肯定是在辯證上哪裡出現了錯誤。

中國在五四年曾經在石門、京城先後爆發了嚴重的乙腦疫情,當時中醫就是主要用白虎湯,治癒了大規模的感染人群。

而五六年再次爆發的乙腦瘟疫,則屬於溼熱阻三焦,用的則是三仁湯和杏仁石滑湯。

黃素懷疑胡醫生可能辯證錯誤,畢竟乙腦的病機有很多種。

等待女孩嘔吐過後,患者的母親看見一群醫生走過來,起身詢問道:“醫生你看我女兒藥已經喝下去兩個多小時了,這體溫怎麼才退下去這麼一點點。”

胡醫生安慰道:“家屬您別急,我們這請來內科醫生一起過來複診。”

旁邊的患者重重地將痰盂墩在地上,語氣不善的地道:“不著急,你說得到輕巧。換成你的女兒看看你著不著急。”

有看了一眼年輕的黃素,語氣質問道:“這就是你們請來的內科醫生。”

胡醫生也不敢保證什麼,自己對黃素也不瞭解,只能含糊其辭地道:“家屬,黃醫生雖然年紀輕輕,他可是內科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