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京城火車站,天空顏色是橙色的,太陽在黃沙的遮擋下變得昏黃。

突然從藍天白雲的草原市過來,黃素感覺呼吸的空氣都帶著沙粒感。

黃素放下手上的行李箱,掏出口袋裡的口罩,好在自己有先見之明,事先備著口罩。

京城的百姓今後可是和口罩結下了不解之緣,前有沙塵暴、後有霧霾。

二零零零年,京城深受沙塵暴的危害,尤其是春天來臨的時候,經常不見太陽成為了常態。

空氣得到改善,要到申奧成功以後。

戴上口罩後,黃素拖著行李箱迎著西北風向車站廣場天橋走去。

走出車站廣場,街道兩側停滿了黃色的麵包車,在京城被叫做“面的”,黃素依稀記得就是今年七月份,京城的計程車公司引進三千輛捷達後,“面的”逐步成為了京城的歷史。

剛下車站前廣場,一名大哥熱情地招攬:“哥們,準備去哪兒呀?”

黃素道:“去廣安門醫院多少錢。”

的哥不假思索地道:“50!”

“50!從火車站到廣安門醫院沒有十公里,你跟我要50。”

黃素前世在京城也做過“面的”,還記得“面的”價格,一公里就一塊錢。

“面的”司機依舊理直氣壯地解釋道:“你看看你拎的兩個大行李箱,就相當於三個人,我要您五十真不多。”

“那算了,你這也太貴了。”說著黃素拉著行李箱就準備離開。

“面的”司機急忙攔住黃素道:“那你說給多少錢?”

黃素也覺得自己的行李箱確實佔地方,就道:“要不,我給你20怎麼樣?”

“面的”司機討價還價哭窮:“20也太少了,怎麼也得給40”

黃素和“面的”司機又來回討教還價幾次後,敲定到了二十五元。

“要不是看在差一個人就走的份上,25我才不拉你能,看看你這行禮。”司機提起一個行李箱往車裡用力一推,對著裡面的乘客道:“哥們兒、姐妹兒收收腿,放下行禮我們就走。”

黃素上車後,司機拉上車門,走進駕駛位。

隨著“面的”啟動,黃素望向窗外的景色。

現在的京城街道上還能隨處看到大量的人騎腳踏車,街道兩旁還沒有後世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但建築工地卻是隨處可見,整個京城就宛如一個巨大的工地,中國人正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世界城市發展史的新奇蹟。

不久,就到了廣安門醫院。

黃素拎著兩個行李箱下車,站在廣安門醫院前,望著前世工作將近十年的地方。

現在廣安門醫院的大樓,在附近算是為數不多的高樓了。

黃素沒有急著報到,轉身拎著行李箱離開廣安門醫院,自己先要在附近找個住處安頓下來。

走了許久,黃素在看見了一個房屋中介的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