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中國中醫研究院聯合津門中醫學院、黑省中醫藥大學、羊城中醫藥大學、蓉城中醫藥大學、蒙疆醫科大中醫系,中醫治療胃癌循證研討會暨課題專案啟動會。”

黃素走到講臺上,面對所有參加會議的人員,流利地說出會議的開場白。

“有請,中醫藥管理局的王局長為我們講話。”

黃素悄悄退出講臺,坐到會場側面的角落的凳子上,將整個講臺留給了王副局長。

王副局長說了半個多小時,結束講話以後。

孫教授簡單向現場的記者們介紹了一遍課題的內容,五所院校也介紹了各自循證組組建的進度。

課題內容介紹後,會場工作人員搬上來了六把單人沙發,黃素單獨坐在一個沙發上,而孫教授、陳靜山六個循證組的負責人則並排坐在一起。

黃素拿起麥克風對著在場的記者們道:“孫教授已經簡單介紹了腫瘤治療胃癌循證課題的基本情況。現在是記者提問的時間,哪一位記者對我們的課題感興趣可以舉手提問!”

下面很多記者紛紛舉手,黃素指著《陽光日報》的記者道:“這位記者,你先提問第一個問題?”

黃素看著臺下失望的敵對記者,臉上露出笑容心想:雖然我不能拒絕讓你們來,但是我可以不選擇你們,不給你們沒有搗亂的機會。

“孫教授,您好!我是《陽光日報》的記者,我印象裡中醫科學院還是首次聯合這麼多的院校一同研究一個課題專案。我想請問您,動用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做這個專案的意義何在?”

孫教授接過黃素遞過來的話筒道:“首先,我們的這個科研專案是中醫在循證醫學上的一次重要嘗試,其次,我們要透過循證醫學的大量臨床資料,對胃癌各種證型的藥方進行統一,從而降低中醫治療癌症的難度,如果我們的專案成功後,未來的腫瘤患者,只要找一個會四診合參能辨別癌症證型的中醫,就可以治療腫瘤。可以解決中醫腫瘤醫生少,和腫瘤患者就醫難的問題。”

“下一個問題!”

黃素接過孫教授遞給來的話筒,指著羊城晚報的記者道:“請這位記者提問題。”

而此時下面的記者中,《京美報》《南方大報》《南方期刊》的記者都明白了黃素是不能叫他們的。幾個人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開始商討對策。

他們卻不知道,他們的小動作都被時刻盯著他們的黃素看在眼裡。

面對下面的幾個記者密謀,黃素心想:我只要不點你們的名字,你能再怎麼密謀都沒用。

就在孫教授回答完,羊城晚報記者提出的問題後。

“下一個問題!”

黃素拿起話筒剛剛說完話,還沒有等黃素點名的時候。

《南方期刊》的記者直接就站起來問道:“據我所知,中醫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一直有西醫的化療介入,如果你們的這次課題同樣有西醫的化療介入,你們如何能準確統計出中醫在整個課題具體起到多大功效?”

沒等黃素阻止,《南方期刊》的記者搶先最問道:“既然這個課題是中醫治療胃癌,我想知道為什麼中醫不能獨立治療腫瘤,仍然需要西醫介入,你們是在害怕什麼,是在害怕離開西醫化療,拆穿你們中醫無法治療腫瘤的謊言嗎。”

《南方期刊》的記者不在乎作為記者憤怒的眼神,而是用挑釁的眼神緊緊盯著孫教授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