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醫德醫風(第2/2頁)
章節報錯
蕭醫生皺著眉頭道:“這種硫醇中毒,全國都沒有見過這種病歷,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沒有治療經驗,這個患者有些棘手呀。”
哼!
楊醫生也皺著眉頭冷哼一聲道:“這些西醫倒是當得輕鬆,好治療的病人全留給自己,疑難雜症全部扔給中醫了,一句你這病找中醫碰碰運氣吧,就把病人給打發了。”
楊醫生這話說得倒不是假話,只從老百姓養成了有病先看西醫的習慣,往往中醫接待的都是西醫治不了的疑難雜症。
西醫就像是一個篩子將容易治療的患者和西醫能治療的患者全都留在篩子裡,流出篩子的,留給中醫的全是各種西醫治療不好的疑難雜症。
聽了楊醫生的話,蕭醫生眉頭就皺的更緊了。
見兩人好似被這個中毒難住了,黃素道:“無論是什麼病,無外乎就是風、寒、暑、溼、燥、火六種病邪,病人來了我們只要按照中醫的辨證論治,見招拆招就行了,沒有什麼好犯愁的。”
聽了黃素的話,蕭醫生臉上帶著自嘲道:“都怪我,一想到化學中毒,就掉進了西醫的治療思維裡去了,還是黃醫生一句話點醒了我。”
其實黃素自己剛剛聽見患者是化學物品中毒,也短暫地陷入了思維誤區。
“你們誰和我去護士站,等病人過來。”黃素掃過二人問道。
作為醫生對於這種從來沒有見過的病歷,大家都十分地感興趣,所以黃素將選擇權留給了二人。
蕭醫生道:“還是我和你去吧,辦公室總需要留守一個人,等患者到了我再過來叫楊醫生。”
黃素和蕭醫生走出辦公室。
當現在就剩下二人的時候,黃素八卦之魂又燃燒起來問道:“蕭醫生,我怎麼看楊醫生對急診科的胡醫生有很大的意見,對西醫也有點敵視。”
蕭醫生也起了八卦的仔細地講道:“楊醫生和胡醫生以前是京城中醫藥大學的學生,聽說兩人是同班同寢室的同學,又因為兩人家境不好,經常一起出去打工,漸漸兩人就成為了最好的朋友,由於他們兩個家境貧寒,經常受到一名教授的照顧,兩人決定本科畢業後,一起考這位導師的研究生。”
“兩人關係這不挺好的嗎,怎麼現在關係這麼僵。”黃素不解地問道。
“黃醫生,你不要急,聽我接著講!”蕭醫生稍微停頓一下又接著說道:“然而那些年中西醫結合是最火的專業,更是政治正確,胡醫生覺得學習中西醫結合更有前途,最後違背了和楊醫生的約定。”
“楊醫生覺得胡醫生忘恩負義,忘記了教授的好,後來有因為胡醫生看病救人都是以西醫檢查為主,正所謂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兩人的關係越來越僵了,見面宛如仇人。”
聽了楊醫生的故事,黃素也只能輕輕嘆了一口氣。
既然現在是按照高考成績,唯才是舉的方式選拔醫學生,就不要奢望所有的醫學生都有極高的道德標準。
能看出來楊醫生的導師應該是觀察兩人許久,最後被兩人刻苦勤奮,勤工儉學的行為給打動了,準備收為弟子的。
老一輩中醫人選擇自己的研究生,還是將醫德放在首位的。
那一代中醫人心中依舊堅持著,為中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託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的為醫收徒的準則。
然而這群有信仰的老中醫老去之後,新上來的中醫都是唯才是舉培養出來的中醫,又有多少人還把中醫幾千年傳承的醫德醫風當回事,出現學術後宮也不足為奇了,真是中醫之恥。
“這也不對呀,即使這樣楊醫生最多也就是與胡醫生關係,也不至於對西醫有那麼大的意見,有意見也應該是中西醫。”黃素不解疑問道。
“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蕭醫生繼續講述道:“其實故事很簡單,就是楊醫生的導師接手了一個西醫治不好的病人,當楊醫生的導師將這個病人治好以後。那名西醫發表西醫治療該種疾病的論文,論文裡隻字不提是中醫治癒,把所有的療效全部歸功於西藥的身上。從此楊醫生對西醫就抱著極大的惡感。“
聽了蕭醫生講的故事,黃素心裡有一萬匹羊駝奔騰而過。
原來西醫搶功勞這種事不是從零三年才幹的,竟然是祖傳技能呀!
就在黃素感慨之際,樓層的電梯緩緩開啟,從裡面推出了一張轉運床,轉運場上躺著一名年輕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