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中醫治療腦震盪(最後一天雙倍月票了,求月票呀!)(第2/2頁)
章節報錯
黃素透過口腔檢視患者的舌苔。
患者只是送來半個多小時,舌頭已經變得舌質絳紅,舌苔白厚而乾枯無津液,舌頭兩側出現的大片的瘀斑。舌質絳紅而舌體乾燥,是內熱熾盛,熱入營血的表現,至於舌邊有瘀斑證明體內有淤血。與脈診的證候相同。
舌頭對人體內狀況的變化反應是非常迅速的,然而西醫卻一直說中醫的舌診不科學。
他們認為舌苔就是舌頭上的碎屑、細菌和死細胞組成的。要是舌頭舌苔出現黃、灰、黑的顏色,他們認為是口腔衛生差、口渴、脫水、吸菸、過量飲酒、老用口呼吸食物太細膩太軟、牙具的機械刺激、發燒等有關。所以西醫提倡用刮舌器刮掉舌苔,刮舌器在西方人的家裡,和牙刷一樣成為了口腔清潔的必備品。
真應了那句話,我看不見的東西,等同於不存在,果真都是個大聰明。
只能呵呵呵地說一句,真是無知者無畏。
結束前三位患者的辨證合參,黃素三人又給最後兩名腦震盪患者做了最後的診治,脈象、舌象基本形同一致。
診斷五人後,王新路將五人召集起來說道:“大家都說說自己診治患者的情況吧,我們一同論證出一個方子來。”
隨後,王新路看向黃素點名道:“黃素,你先說吧。”
畢竟三人中黃素資歷最淺,理當最先發言。
黃素介紹起自己診治的患者:“患者墜樓後,口鼻曾大量出血,面孔眼瞼青紫、肢體有淤血斑,牙關緊閉、頸項強直,舌質絳紅、舌苔白燥,脈象沉實而洪,患者乃是淤血鬱滯,瘀滯生熱,化熱入裡,淤熱相搏,蘊鬱營血,熱入清竅,矇蔽心竅,肝風內動所致。”
王新路又看了一眼劉醫生問道:“你的那位患者是什麼證候?”
劉醫生回答道:“與黃素診治的患者證候一致。”
王新路繼續道:“看來五位患者的證候病機相差不大。”
高處下墜在中醫裡面的證型是非常的簡單的。
《黃帝內經》雲:“有所墮墜,惡血留內”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雲:“血瘀之處,必有伏陽。”
說明高空墜落的病機的根本在於體內血瘀,血瘀生熱,其他的證候皆因二者引起。
王新路說道:“大家說說該如何治療?”
這次黃素沒有急於發表自己的建議,而是看向劉醫生。
劉醫生也明白黃素的意思說道:“應該清營活血,開竅醒神,先讓患者轉醒。”
見到黃素的謙虛禮讓,王新路直接點名道:“黃素你說該用什麼方子治療。”
黃素道:“我覺得應該牛角地黃湯、清營湯、羚角鉤藤湯、四物湯加減治療。”
王新路聽見清營湯、羚角鉤藤湯微微皺眉道:“犀牛角、羚羊角現在可都是禁用的藥物。”
黃素道:“我們可以用水牛角加倍替代,至於羚羊角,我們可以用天麻代替,天麻、鉤藤一樣可以起到涼肝熄風的作用。”
王新路道:“你先把方子寫下來我們大家參詳一下。”
黃素隨後拿出筆和處方寫道:水牛角30g、玄參15g、生地20g、黃連10g、當歸尾15g、赤芍10g、麥冬15g、天竺黃5g、鉤藤(後下)15g、天麻10g、赤茯苓15g、甘草10g、另服用安宮牛黃丸兩顆。
黃素將方子遞給王新路。
王新路和劉醫生一同看了黃素開出的處方問道:“說說你這個方子的思路。”
黃素回答道:“以水牛角味酸鹹寒,能入血分,清熱涼血解毒;再輔以玄參、生地、赤芍清營養陰、涼血散血,當歸尾活血祛瘀,黃連、天竺黃清心化痰、定驚開竅,麥冬清心養陰,又能玄參、生地滋陰生津;最後左以鉤藤、天麻涼肝熄風。”
黃素稍作停頓繼續說道:“考慮患者熱入營血,患者轉醒必然會出現小便赤短的症狀,所以加入赤茯苓清熱利尿,引心熱下行,最後再以甘草為使,調和諸藥。同時合用安宮牛黃丸,清心解毒,開竅醒神。”
王新路將方子遞給劉醫生道:“劉醫生,你覺得這方子如何?”
劉醫生接過方子道:“此方恰到好處,以前一直都是聽說小黃醫生醫術多麼了得,今天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劉醫生將方子遞給旁邊護士道:“按照此方抓藥煎藥,給五名患者鼻飼餵藥。”
------題外話------
書友們今天是雙倍月票的最後一天了,還有月票的兄弟,投給我吧,我們的數已經跌出新書榜月票30名了。